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人工草地建设原理与生产范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凌浩 1 ; 路鹏 1 ; 顾雪莹 1 ; 毛小涛 1 ; 高树琴 2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业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

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牧草种质资源;精细草业;生产力调控;功能置换;草畜耦合

期刊名称: 科学通报

ISSN: 0023-074X

年卷期: 2016 年 02 期

页码: 193-2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人工草地种植规模和生产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畜牧业发达程度的标志.本文阐述了人工草地在未来世界食物生产与维持食物安全中的作用,综述了世界人工草地发展现状,分析并讨论了我国人工草地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了高效可持续人工草地建设的原理、关键科学问题、关键技术与发展范式.分析表明,目前世界人工草地发展更加依赖于丰富多样的牧草种质资源、先进的生产加工管理技术、高度专业化的生产经营管理、苜蓿带与饲养带高度耦合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扶持.在我国,人工草地高效发展主要受到水分有效性的极大限制,因此人工草地建设必须在可持续性原理的大框架下开展设计,建立"精细草业"的概念与理论体系,研发出高度人工设计和定向干预的人工草地调控技术,对草地生态系统进行适应性管理;我国人工草地发展需要高度重视人工草地区域布局、人工草地类型选择、人工草地与家畜饲养带耦合、草地与耕地功能置换等战略问题.目前我国人工草地发展技术基本成熟,草牧业发展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人工草地种植带与饲养带整合的大环境基本具备.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