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窄叶桃与普通叶片桃杂交子代(F_1)叶片性状的变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斌斌 1 ; 俞明亮 1 ; 蔡志翔 1 ; 许建兰 1 ; 马瑞娟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关键词: 窄叶桃;杂交子代;叶片性状;线性回归;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1 年 27 卷 04 期

页码: 163-1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窄叶桃与普通叶片桃杂交子代(F1)叶片性状的遗传规律,以窄叶桃品系BYDOP7029、普通叶片桃金霞油蟠和湖景蜜露及BYDOP7029×金霞油蟠和湖景蜜露×BYDOP7029 2个组合的F1代幼苗为试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个组合的F1代群体叶片性状分离比例符合1对等位基因的分离规律;2个组合单株间叶片性状有广泛的遗传变异;叶面积、叶长、叶宽和周长都可作为不同组合F1区分和识别的重要依据;叶面积与叶宽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叶长/叶宽极显著负相关(P<0.01),2个组合F1的叶宽、叶长/叶宽与叶面积具有极显著的二元线性回归关系(P<0.01),复相关系数为0.981 782,通用回归方程为:叶面积=-37.135 4+17.013 2×叶宽+3.098 6×(叶长/叶宽);2个组合F1形状因子的遗传变异幅度均较亲本大,且都表现负向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F1中窄叶类型对群体叶片形状因子的影响较大。

  • 相关文献

[1]窄叶桃与普通叶片桃杂交子代(F1)叶片性状变异研究. 张斌斌,俞明亮,蔡志翔,许建兰,马瑞娟. 2011

[2]窄叶桃与普通叶片桃杂交子代(F_1)光合特性评价及单株优选. 张斌斌,俞明亮,许建兰,张妤艳,宋宏峰. 2011

[3]窄叶桃叶片秋季光合特性研究. 张斌斌,马瑞娟,沈志军,蔡志翔. 2011

[4]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新品种丰产稳产性的评价. 姚金保,张鹏,马鸿翔. 2019

[5]稻棉轮作周期监测样区的最优选择方法. 孙玲,朱泽生. 2012

[6]桃树根系浸提液对毛桃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张斌斌,蔡志翔,马瑞娟,宋宏峰. 2012

[7]桃树根系浸提液对毛桃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张斌斌,蔡志翔,马瑞娟,宋宏峰. 2012

[8]连作对再植桃树幼苗生长及叶片性状的影响. 张斌斌,马瑞娟,蔡志翔,宋宏峰,沈江海. 2012

[9]窄叶桃与普通叶片桃杂交子代(F1)光合特性评价及单株优选研究. 张斌斌,俞明亮,许建兰,张妤艳,宋宏峰. 2011

[10]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粳稻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凌,陈涛,张巧凤,王才林. 2009

[11]大麦雄性不育系“亲270A”的特征特性及利用. 张明生,陈晓静. 2000

[12]六棱大麦杂种优势和亲子相关的研究. 郭军,王赛勤. 1995

[13]徐州芽黄品系与常规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张正敏,陈萍,李卫华,王阶祥,胡新燕,冯营. 2009

[14]大豆杂种产量的主-微位点组遗传分析. 杨加银,贺建波,管荣展,杨守萍,盖钧镒. 2010

[15]大麦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种的优势研究. 周美学,黄志仁,许如根,郭军. 1995

[16]水稻光温敏核质互作型不育系的选育. 刘金波,徐大勇,潘启民,秦德荣,方兆伟,陈庭木,卢百关,樊继伟,李健,刘艳,迟铭,王宝祥,杨波,樊宁声. 2011

[17]大麦品种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研究. 王赛勤,郭军. 1996

[18]陆地棉杂种F_2代优势组合的筛选研究. 李卫华,胡新燕,申温文,宋玉萍,徐加安. 2000

[19]大豆杂种产量相关的位点及等位变异分析. 杨加银,贺建波,王金社,管荣展,盖钧镒. 2011

[20]转基因抗虫杂交棉F_2代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分析. 胡新燕,李卫华,丁震乾,王阶祥,杨峰.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