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显微介导的远缘基因渐渗技术在鲤育种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闫学春 1 ; 张晓峰 1 ; 刘翠 1 ; 孙效文 1 ; 梁利群 1 ; 曹顶臣 1 ; 李超 1 ; 葛彦龙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水产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显微介导;远缘基因;总DNA;渐渗杂交;中国明对虾;鲤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1 年 18 卷 02 期

页码: 275-2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为外源DNA供体,运用显微介导的远缘杂交技术,将中国明对虾总DNA直接导入鲤(Cyprinus carpioL.)受精卵内,创建鲤外源DNA导入系,并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和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对显微介导中国明对虾基因鲤进行外源DNA检测与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在30对AFLP引物中,有8对所扩增带,其显微介导中国明对虾基因鲤亲本和子代中都有和中国明对虾基因相同而对照鲤没有的带。说明受体鱼中,肯定有一段序列与目的基因序列一致,研究证明了亲缘关系甚远的异源DNA片段的超远缘杂交的可行性。(2)导入中国明对虾总DNA片段的显微介导中国明对虾基因鲤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37%、18.47%、17.99%,均高于对照组(17.06%);而氨基酸的总量分别为17.16%、17.56%、16.92%,也高于对照组(16.13%),其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明显超过对照组,经数理统计分析,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直接导入中国明对虾总DNA对显微介导中国明对虾基因鲤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均产生影响,这可对鲤的品质改进,丰富鲤的遗传基础,为显微介导的超远缘杂交技术的应用提供思路。

  • 相关文献

[1]显微介导中国明对虾基因鲤F_2代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闫学春,栾培贤,曹顶臣,何立川,孙效文. 2017

[2]显微介导中国对虾基因鲤肌肉蛋白差异表达分析. 闫学春,张颖,栾培贤. 2023

[3]显微介导河蟹总DNA导入镜鲤的检测与分析. 闫学春,栾培贤,何立川. 2017

[4]显微介导中国对虾基因鲤体内22种金属含量的测定及初步分析. 闫学春,覃东立,栾培贤,曹顶臣,何立川. 2015

[5]显微介导远缘基因鲤家系的建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杜科,闫学春,李超,曹顶臣,周丹,马吉敏,孙效文,赵元凤. 2013

[6]显微介导河蟹基因的镜鲤F1代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闫学春,栾培贤,何立川. 2019

[7]利用AFLP技术检测外源总DNA导入鲫的研究. 闫学春,栾培贤,何立川. 2018

[8]显微介导鳜基因镜鲤F1代肌肉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组成与含量. 闫学春,栾培贤,吴学工. 2022

[9]中国明对虾全同胞家系的生长比较和遗传力估计. 孙修涛,李健,王清印,宋全山,郭建军,刘勇,孙玉忠. 2004

[10]饲料硒对鲤组织抗氧化防御能力的影响. 刘伟,石连玉,杨雨辉,马波. 2000

[11]中国明对虾新品种培育的进展与展望. 王清印,李健,孔杰,宋全山,牟乃海. 2004

[12]第三节三种工业废水对中国明对虾及仔虾的急性毒性效应. 马绍赛,曲克明. (Mis

[13]构建鲤现代种业的核心技术. 孙效文. 2013

[14]中国明对虾抗病新品种-"黄海1号". 徐竹青. 2005

[15]科研硕果累累 质量数量获丰收. 徐竹青. 2005

[16]中国明对虾增殖放流技术探讨. 李文抗,刘克奉,苗军,乔延龙,王麒麟. 2009

[17]氨氮胁迫下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谷氨酸脱氢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何玉英,李少飞,王清印,李健. 2016

[18]中国明对虾基因组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孔杰,高焕. 2005

[19]渤海湾中国明对虾的生长特性. 肖广侠,宋文平,郭彪,高燕. 2014

[20]磺胺二甲嘧啶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孙铭,葛倩倩,李健,葛红星,翟倩倩,赵法箴.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