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连作区玉米土壤微生物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婉婷 1 ; 金成功 1 ; 张欢 1 ; 姜佰文 1 ; 周宝库 2 ; 谢晓伟 1 ; 郭婷 1 ;

作者机构: 1.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有机无机肥配施;养分含量;微生物;产量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6 年 03 期

页码: 110-1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化肥配施有机肥对连作玉米区土壤微生物、养分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可在提供营养的同时调控优化土壤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群落区系的结构,增加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有害真菌的数量;在玉米生育时期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除M4外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处理M2的土壤速效磷与其他处理间达到了5%的显著差异水平;玉米产量:M2(80%尿素氮+20%有机肥氮;P_2O_5:75kg/hm~2;K2O:90kg/hm~2)>M3(70%尿素氮+30%有机肥氮;P2O5:75kg/hm~2;K_2O:90kg/hm~2)>M1(100%有机肥氮)>M4(当地化肥施用量:尿素150kg/hm~2;P_2O_5:75kg/hm~2;K_2O:90kg/hm~2)>CK(不施用任何肥料),配施处理增产明显,与CK处理间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 相关文献

[1]土层置换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Meng Qing-ying,孟庆英,Jia Hui-bin,贾会彬,Yu Zhong-he. 2012

[2]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白浆土养分变化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朱宝国,朱凤莉,张春峰,孟庆英,王囡囡,贾会彬,于忠和. 2014

[3]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黑土作物产量与养分平衡特征. 郝小雨,周宝库,马星竹,高中超. 2015

[4]长期施肥下黑土活性氮和有机氮组分变化特征. 郝小雨,马星竹,高中超,陈苗苗,周宝库. 2015

[5]化学氮肥有机替代条件下黑土DOC荧光光谱特征. 张久明,匡恩俊,迟凤琴,刘亦丹,周宝库,夏晓雨,王晓军,孙磊,常本超,魏丹. 2022

[6]土层置换对不同作物根际土壤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Meng Qingying,孟庆英,Zhang Chunfeng,张春峰,Zhu Baoguo. 2013

[7]排列图和直方图在复合肥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王雅萍. 2004

[8]土层置换对草甸土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朱宝国,赵文军,张春峰,贾会彬,孟庆英,王囡囡,匡恩俊. 2016

[9]白浆土心土间隔改良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朱宝国,张春峰,贾会彬,于忠和,孟庆英,王囡囡,新家宪,张宝宁,张久明. 2014

[10]关于复合肥养分含量的质量问题分析方法探讨. 王雅萍. 2008

[11]生草栽培对李园秋季土温养分含量及和空气湿度的影响. 周野. 2008

[12]不同开垦年限黑土团聚体养分变化. 宋秀丽. 2014

[13]玉米品种龙单59不同密度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研究.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2014

[14]钾肥不同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和效益及钾素平衡的影响. 佟玉欣,李玉影,刘双全,姬景红,李杰. 2010

[15]不同材料覆盖对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匡恩俊,宿庆瑞,迟凤琴,张久明,高中超,朱宝国. 2017

[16]不同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杨,杨德光,钱春荣,王俊河,史晓璐,徐晓波. 2013

[17]新型膦酸盐类化合物(DHEAP)对春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倩,周繁,赵威,谭伟明,李炜,来永才,张明才,李召虎,段留生. 2014

[18]施硒对两种类型玉米硒元素分配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郝玉波,刘华琳,慈晓科,安宏明,董树亭,张吉旺,刘鹏,赵斌. 2012

[19]不同垄向对玉米增产效果的研究. 石绍河,刘宝海,符强,刘立超,王雷,李炜,肖佳雷,王俊河. 2011

[20]不同种植密度对龙单32玉米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杜永生.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