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玉米品种的耐密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传永 1 ; 王元东 1 ; 张春原 1 ; 吴珊珊 1 ; 毛振武 1 ; 杨海涛 1 ; 赵久然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玉米 DNA 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玉米;品种;产量;密度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20 年 007 期

页码: 131-136,1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不同玉米品种的耐密效应,以郑单958为对照,分析了不同密度条件下京科系列玉米品种的倒伏率、单株干物质积累、平均净化率率、收获指数、产量构成因素等相关参数.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品种倒伏风险加大;在不同密度条件下,试验品种均较对照有不同幅度增产,叶面积指数增加;单株干物质、收获指数、平均净同化率、穗粒数,百粒重降低.综合分析,京科968、京科665抗倒性与郑单958相当,适宜密度为60 000株·hm-2左右.京单38、京单58、京科528抗倒性优于郑单958,适宜种植密度为67 500~75 000株·hm-2.

  • 相关文献

[1]密度对不同玉米杂交组合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李向龙,张晓东,张中宝,张立全,吴忠义. 2015

[2]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与农艺性状影响分析. 赵杨,钱春荣,王俊河,于洋,宫秀杰,姜宇博,杨国航,左辛. 2012

[3]不同玉米杂交品种吐丝持续期特性及其对播期的响应. 刘月娥,吕天放,赵久然,王荣焕,徐田军,陈传永,张译天,王元东,刘秀芝. 2019

[4]中国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构建研究进展. 赵久然,王凤格,郭景伦. 2004

[5]不同玉米品种基因型氮肥效应的研究. 郭强,赵久然,陈国平,滕海涛. 2000

[6]NK815玉米品种高产高效优质制种技术. 冯培煜,宋瑞连,王晓光,马野,马建华,周学师,王术国,刘晓东,周龙. 2019

[7]播期和密度对玉米子粒机收主要性状的影响. 王荣焕,徐田军,赵久然,王元东,吕天放,邢锦丰,刘月娥,刘秀芝,刘春阁,张一弛,叶翠玉. 2017

[8]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群体结构的调控效应. 郭江,郭新宇,郭程瑾,张凤路,赵春江,肖凯. 2008

[9]玉米京科25最佳氮、密配合研究. 杨国航,赵久然,张春原,付铁梅,王卫红,尉德铭,郭景伦. 2007

[10]不同氮肥和密度水平对京单28产量效应的研究. 杨国航,CHEN Guo-ping,王荣焕,ZHANG Chun-yuan,王宝东,LIU Chun-ge,王卫红,ZHAO Jiu-ran. 2008

[11]超高产小麦冠层光辐射特征的研究. 王之杰,郭天财,朱云集,王纪华,赵明. 2003

[12]不同播期对玉米品种京农科728产量及机收子粒相关性状的影响. 王元东,王荣焕,张华生,张春原,段民孝,赵久然,陈传永,刘新香,叶翠玉. 2015

[13]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京农科728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叶翠玉,张春原,张华生. 2015

[14]我国玉米品种发展现状与展望. 季广德,杨国航. 2009

[15]我国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构建研究及应用进展. 赵久然,王凤格,易红梅,田红丽,杨扬. 2015

[16]品种和氮素供应对玉米根系特征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程乙,王洪章,刘鹏,董树亭,赵久然,王荣焕,张吉旺,赵斌,李耕,刘月娥. 2017

[17]全国玉米杂交种推广现状浅析. 杨国航,孙世贤,张春原,赵久然. 2005

[18]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贾梦杨,姚泽英,李长青,王璐,王激清,刘贵河,杨俊刚. 2020

[19]不同灌水条件对小麦节水品种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王志平,李昌伟,王克武,赵茂林,郑雅莲,张娜,朱青燕. 2007

[20]2种微生物制剂对红地球葡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刘伟成,李建,王合,裘季燕,王金利,刘霆.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