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槟榔叶表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瑞 1 ; 王贞霖 2 ; 芮凯 3 ; 徐芮 1 ; 白蓓蓓 3 ; 杨顺义 2 ;

作者机构: 1.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

关键词: 槟榔;叶表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4 年 22 卷 023 期

页码: 7744-77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确定槟榔叶表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最佳提取方法,本研究采用改良CTAB法、MP Biomedicals土壤试剂盒、QIAGEN土壤试剂盒、天根多糖多酚植物试剂盒和MP Biomedicals植物试剂盒分别提取槟榔叶表微生物基因组DNA,通过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测定、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MP Biomedicals植物试剂盒提取的DNA效果最好,DNA浓度为81.57μg/m L,A260/A280值为1.80,A260/A230值为2.06,PCR扩增产物亮度高、无杂带,且具有提取时间短、效率高、污染小等特点。本研究为槟榔叶表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提供了参考,为后续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提供了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槟榔叶表微生物前处理方式对基因组DNA提取效果的影响. 王贞霖,马瑞,徐芮,杨顺义,芮凯. 2024

[2]槟榔的栽培及病害研究进展. 陈圆,肖彤斌. 2012

[3]海南疣粒野生稻DNA导入栽培稻及其后代的SSR验证. 唐清杰,云勇,张吉贞,严小微,林尤珍,韩义胜,徐靖. 2010

[4]海南疣粒野生稻基因组DNA导入与创新水稻种质. 唐清杰,王效宁,云勇,邢福能,严小微. 2015

[5]槟榔果实采后呼吸机制研究. 夏兵,吉建邦,王春生,康效宁,王海灿. 2010

[6]槟榔林下复合栽培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范鸿雁,赵亚,冯学杰,胡福初,王祥和,郭利军,罗志文,许书海. 2019

[7]7种杀菌剂防治槟榔炭疽病的田间效果评价. 陈圆,芮凯,田威,谢圣华,罗激光. 2019

[8]槟榔生长期果实形态、质构及果皮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康效宁,王世萍,代佳慧,马金爽,吉建邦,王海灿. 2021

[9]槟榔干制技术研究进展. 代文婷,吉建邦,康效宁,马金爽,代佳慧,王世萍. 2021

[10]槟榔-平托花生间作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颜彩缤,胡福初,王彩霞,赵亚,冯学杰,李少卡,王祥,陈哲,郭利军,范鸿雁. 2020

[11]槟榔果实生长、加工及产品货架期槟榔碱漂移规律研究. 马金爽,康效宁,王世萍,代佳慧,吉建邦. 2020

[12]海南槟榔高产栽培技术. 韩剑,何凡,罗志文,周文静,范鸿雁,张文,林峰,何舒. 2011

[13]槟榔蒸汽杀青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分析. 代文婷,康效宁,王世萍,代佳慧,马金爽,吉建邦. 2021

[14]7种杀菌剂对槟榔炭疽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陈圆,周传波,肖彤斌,王会芳,曾向平. 2011

[15]槟榔烘制工艺中不安全因子分析. 康效宁,吉建邦,李梁. 2015

[16]槟榔种质资源离体繁殖体系研究. 李栋梁,王景飞,周颖怡,陈业光,张雯婷,戚华沙,陈宣. 2023

[17]海南槟榔初加工状况调研分析. 张容鹄,窦志浩. 2014

[18]槟榔园套种榴莲管理技术. 冯学杰,郭利军,邓会栋,华敏,谢圣华,罗志文,吴晓慧,冀晓昊,王海波. 2023

[19]水煮杀青对槟榔营养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代文婷,康效宁,王世萍,代佳慧,张晶,吉建邦. 2024

[20]热泵干燥槟榔中试工艺参数优化. 张容鹄,高元能,冯建成,谢辉,邓浩,庄光辉,窦志浩.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