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香蕉枯萎病发生区域土壤改良:间作对热带土壤微生物区系和pH相关关系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虹 1 ; 李汀贤 2 ; 赵凤亮 2 ; 武春媛 2 ; 黄文 3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儋州环境观测站;加拿大魁北克环境部生态多样性中心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儋州环境观测站;加拿大魁北克环境部生态多样性中心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儋州环境观测站;加拿大魁北克环境部生态多样性中心;

关键词: 香蕉—花生间作;香蕉—柱花草生态覆盖;香蕉枯萎病;土壤酸度;微生物

期刊名称: 园艺与种苗

ISSN: 2095-0896

年卷期: 2017 年 09 期

页码: 21-27

摘要: [目的]利用多年度香蕉—豆科作物间作进行环境友好型耕作,配套施加钙镁调理剂、微生物菌肥和有机肥,对比68个不同轮作和间作香蕉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区系多样性及其与土壤p H相关关系作用,进而防控香蕉枯萎病。[方法]2015—2017年在海南北部澄迈县开发了香蕉耕地改良基地15.33 hm2,合计68块试验示范地,其中包括不同前期作物瓜菜类、水稻、甘蔗等,分布在方圆16 km2区域。栽培模式包括香蕉—花生间作、香蕉—柱花草(热带苜蓿)生态覆盖、香蕉单作对比。香蕉为抗病品种'宝岛'和'南天黄',所有68个试验示范地块钙镁土壤改良剂、有机肥和复合肥施放率和施放时间均一致。花生、柱花草收获后植株秸秆还田。[结果]与土壤改良前本底值相比,土壤p H平均增加0.4±0.2单位(n=68),适宜香蕉生长指标(p H=6~7)的地块由3个增加到25个。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在第1年香蕉抽蕾期比本底值平均增加(60.4±7.9)%,第3年香蕉抽蕾期平均增加(92.1±8.3)%;放线菌平均增加(59.7±9.3)%,但真菌(植物病原菌来源)数量第1年香蕉抽蕾期比本底值减少(7.1±0.7)%,第3年香蕉抽蕾期减少(11.2±0.9)%。空间分布图显示土壤微生物细菌和p H增加空间处于香蕉—花生间作、香蕉—柱花草生态覆盖区域。连续3年土壤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群落数量增加与土壤p H显著正相关,土壤可培养真菌数量与土壤p H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提升土壤p H(p H=6~7)和实施多种作物间作是香蕉枯萎病发生区域通过增加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多样性和抑制土居真菌群落数量的有效管理策略。

  • 相关文献

[1]橡胶树人工林土壤腐殖质组成与土壤酸度关系研究. 孙海东,刘备,吴炳孙,韦家少,何鹏,高乐,吴敏. 2015

[2]热带农业废弃物对橡胶园土壤酸度的影响. 吴敏,韦家少,孙海东,何鹏,吴炳孙,高乐. 2017

[3]一株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菊欧氏杆菌. 殷晓敏,陈弟,吴红萍,郑服丛. 2009

[4]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的拮抗菌初探. 刘兵团,谢达平,王腾,段雅婕. 2011

[5]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的拮抗茵初探. 刘兵团,谢达平,王腾,段雅婕. 2011

[6]一株植物病原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及拮抗物质. 陈志杰,谢江辉,陈宇丰,周登博,高祝芬,戚春林. 2018

[7]香蕉枯萎病拮抗放线菌1-g-59的筛选与鉴定. 刘小玉,周登博,谭昕,高祝芬,陈波,黄霄,张锡炎. 2013

[8]两株抗香蕉枯萎病生防菌的筛选与生防效应研究. 戴青冬,汪军,邢益范,陈平亚,毛超,王飞燕,黄俊生. 2014

[9]不同抗性香蕉品种根系分泌差异酚酸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 翟子翔,李得铭,邓涛,邓大豪,杨腊英,周游,郭立佳,黄俊生. 2020

[10]菜籽饼肥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及其对土壤细菌的影响. 乔帆,陈汉清,畅文军,曾会才. 2021

[11]抗香蕉枯萎病菌的卢娜林瑞链霉菌的分离及防效鉴定. 周登博,井涛,起登凤,冯仁军,段雅捷,陈宇丰,王飞,张锡炎,谢江辉. 2017

[12]施用淡紫拟青霉与套作对香蕉枯萎病控病作用的影响. 汪军,王国芬,杨腊英,郭立佳,潘江禹. 2013

[13]拮抗香蕉枯萎病菌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X1菌株的鉴定及其抗菌蛋白基因的克隆. 卢娟,夏启玉,顾文亮,孙建波,卢雪花,张欣,王宇光. 2013

[14]一株拮抗香蕉枯萎病的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其几丁质酶基因信号肽的分泌活性分析. 夏启玉,王宇光,孙建波,卢雪花,顾文亮. 2010

[15]香蕉枯萎病不同感病级别植株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邓晓,李勤奋,侯宪文,武春媛,李光义. 2012

[16]香蕉枯萎病菌对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钟爽,何应对,韩丽娜,曾会才,金志强. 2012

[17]产几丁质酶香蕉枯萎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抑菌作用. 孙建波,王宇光,李伟,彭明. 2010

[18]一株香蕉枯萎病拮抗链霉菌抑菌成分初步分析. 马伏宁,郭刚,殷晓敏,郭雪琴,李奕星. 2016

[19]健康香蕉(Musa paradisiaca)植株与枯萎病患病植株根区土壤细菌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邓晓,李勤奋,武春媛,李怡,刘景坤. 2015

[20]生防菌株HJX1的鉴定和抑菌谱的测定. 赵更峰,邱逸敏,张云霞,熊国如.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