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东、黄海带鱼的摄食习性及随发育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波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东、黄海;带鱼;食性;发育

期刊名称: 海洋水产研究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04 年 25 卷 02 期

页码: 7-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 2 0 0 0年 10月~ 2 0 0 2年 8月期间收集的 1986尾带鱼食性的分析 ,发现带鱼的食物包括80余种生物种类 ,主要以甲壳类和鱼类为食 ,其余类群所占的比例很少。带鱼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摄食生态位发生转移和扩大 ,食性类型由浮游生物食性逐渐转变成游泳动物食性 ,摄食范围由狭食性逐步向广食性转变。这些转变既减少了大个体与小个体之间的食物竞争 ,又增强了带鱼摄食的种间竞争能力。另外 ,结果还表明带鱼的摄食强度在发育过程没有显著的变化。

  • 相关文献

[1]东海带鱼食性的季节变化. 林龙山,张寒野,李惠玉,程家骅. 2006

[2]东、黄海冬季底层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程济生. 2000

[3]东、黄海日本鲭种群鉴定和划分的研究进展. 严利平,张辉,李圣法,李建生. 2012

[4]东、黄海生源要素的埋藏通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杨茜,孙耀. 2015

[5]东、黄海水团动态与夏季休渔效果间的关系. 丁峰元,程家骅. 2007

[6]东海近岸水域带鱼产卵群体的结构特征. 陈云龙,单秀娟,戴芳群,金显仕. 2012

[7]珠江斑鱯食性的调查与分析. 胡隐昌,邬国民,陈焜慈,李恒颂,邓国成,李大疆. 2000

[8]广东鲂仔幼鱼生长与食性的研究. 谢刚,叶星,许淑英,潘德博,庞世勋,祁宝伦,苏植蓬. 2000

[9]东海近海带鱼群体相对资源密度、空间分布及其产卵群体的结构特征. 陈云龙,单秀娟,戴芳群,金显仕. 2013

[10]南海北部带鱼群体结构及生长、死亡和性成熟参数估计. 史登福,张魁,蔡研聪,耿平,许友伟,孙铭帅,陈作志. 2020

[11]东海带鱼渔获量对捕捞压力和气候变动的响应. 王跃中,贾晓平,林昭进,孙典荣. 2011

[12]东、黄渤海带鱼的洄游路线. 徐兆礼,陈佳杰. 2015

[13]基于电子鼻与HS-SPME-GC-MS技术分析不同处理方式腌干带鱼挥发性风味成分. 吴燕燕,王悦齐,李来好,王锡昌,杨贤庆,蔡秋杏,赵永强,辛少平. 2016

[14]再议东黄渤海带鱼种群划分问题. 徐兆礼,陈佳杰. 2016

[15]东海及黄海南部带鱼的海底水温分布特征及分析方法的优化. 刘勇,程家骅,贾世广. 2021

[16]东海区带鱼和小黄鱼渔业生物学的研究(英文). 林龙山,程家骅,李惠玉. 2008

[17]中国近海三种主要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性与资源现状. 林新濯. 1987

[18]东海带鱼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严利平,胡芬,李建生,刘勇,程家骅. 2005

[19]带鱼腌制加工过程理化指标、微生物和生物胺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 吴燕燕,陈玉峰,李来好,杨贤庆,林婉玲,杨少玲,王锦旭. 2015

[20]东海带鱼摄食习性的研究. 林龙山,严利平,凌建忠,刘勇,周荣康.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