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调理剂耦合水分管理对双季稻镉和铅累积的阻控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林峰 1 ; 王艳红 1 ; 李义纯 1 ; 唐明灯 1 ; 李奇 1 ; 艾绍英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南方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估与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水稻;土壤调理剂;水分管理;稻米Cd和Pb累积;土壤Cd和Pb形态分布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0250-3301

年卷期: 2022 年 01 期

页码: 472-480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水稻自身的生理活动共同决定糙米的重金属累积.选取广州市郊一土壤镉(Cd)总量未超标但糙米Cd存在超标风险的稻田开展田间小区试验,以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和水稻生理阻隔为切入点,研究富硅调理剂(JD)、钙镁调理剂(YY)、富硅调理剂+淹水灌溉(JD+YS)和钙镁调理剂+淹水灌溉(YY+YS)处理对早、晚稻产量、糙米重金属含量、 Cd和铅(Pb)富集系数、土壤重金属总量、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Cd和Pb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土壤ω(总Cd)仅为0.13 mg·kg~(-1)的CK处理中,其早稻糙米ω(Cd)均值可达0.19 mg·kg~(-1).早稻品种(杂交稻)糙米对Cd和总As的富集能力强于晚稻品种(常规稻),而对Pb的富集能力不及晚稻品种(常规稻);(2)单施调理剂JD和YY对早、晚稻糙米的Cd和Pb累积没有明显的阻控效应,但JD+YS和YY+YS处理能显著地抑制早、晚稻糙米的Cd和Pb累积,且以JD+YS处理效果更加明显.JD+YS对早稻Cd和Pb累积的降幅达65.8%和68%,对晚稻的降幅达71.43%和49.15%.JD+YS处理通过提高土壤pH值和维持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促进土壤Cd和Pb由酸可提取态向还原态和残渣态的转化,明显降低了土壤Cd和Pb的有效态含量;同时,其提供的有效态Si、 Ca~(2+)和Mg~(2+)养分供应通过生理阻隔和竞争Cd离子转运通道,进一步抑制了早、晚稻对土壤Cd和Pb的吸收及向糙米的转运.研究成果可为糙米Cd和Pb阻控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对指导华南双季稻区的水稻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文献

[1]丰华占和粤香占对水肥互作的产量效应. 樊小林,梁新松,周少川. 2005

[2]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华南双季超级稻群体生长及物质生产特征. 张彬,黄庆,刘怀珍,陆秀明,李康活,李惠芬,邹积祥. 2013

[3]"田师傅"土壤调理剂的研发及其对酸性土壤的改良. 林小明,杨少海,黄庆. 2012

[4]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华南双季超级稻群体生长及物质生产特征. 张彬,黄庆,刘怀珍,陆秀明,李康活,李惠芬,邹积祥. 2013

[5]不同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 魏岚,杨少海,邹献中,巫金龙,宁建凤. 2010

[6]调理剂对Cd污染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及修复效果评价. 刘香香,王琳,江棋,邓腾灏博,文典,杜瑞英. 2021

[7]海藻渣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和烟草生长的影响. 黄振瑞,陈迪文,吴庚福,黄跃鹏,李集勤,马柱文. 2021

[8]土壤调理剂对稻米中镉含量及其品质的影响. 文典,江棋,邓腾灏博,赵沛华,杜瑞英. 2021

[9]蚕沙复合硼调理剂对酸性菜地土壤镉铅的钝化效应. 李富荣,王旭,李庆荣,吴志超,冯起,文典,徐爱平,赵沛华. 2021

[10]两种土壤调理剂在梅州烟区麻沙泥田上的应用效果. 李集勤,杨少海,黄振瑞,卢钰升,顾文杰,李淑玲. 2020

[11]基于正交设计的栽培模式与土壤调理剂联合调控蔬菜铅镉累积的优化研究. 王琳清,鄢韬,李文英,李富荣,王旭,吴志超,杨秀丽,陈永坚. 2023

[12]土壤调理剂及复合微生物菌剂防治烟草青枯病盆栽试验. 吕锦津,马柱文,谢锐鸿,李淑玲. 2014

[13]从胜泰1号的育成谈三高水稻品种的选育. 江奕君. 2003

[14]水稻遗传多样性育种体系创新. 李晓方. 2004

[15]“实践八号”卫星搭载水稻空间诱变稻瘟病抗性研究简报. 张景欣,杨祁云,王慧,刘永柱,郭涛,朱小源,喙志强. 2009

[16]大中微量元素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综合研究. 周少川. 2002

[17]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的构建和新进展. 黄耀祥. 1999

[18]美国特异水稻种质的利用. 李宏,周少川,黄道强,卢德城,缪若维. 2004

[19]与Gm6基因紧密连锁的特异性微卫星标记在水稻抗性育种中的应用. 肖汉祥,黄炳超,张扬. 2005

[20]水稻不育系培矮64S的空间诱变效应及后代的SSR分析. 王丰,朱满山,李永辉,江西农业大学,柳武革,金素娟,江西农业大学,李金华,刘振荣,廖亦龙,黄德娟,黄慧君.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