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大鳞裂峡鲃繁殖生物学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明典 1 ; 黄福江 1 ; 朱佳志 2 ; 刘瑞超 1 ; 刘绍平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2.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关键词: 大鳞裂峡鲃;性比;繁殖力;繁殖期;繁殖特征

期刊名称: 动物学杂志

ISSN: 0250-3263

年卷期: 2015 年 50 卷 03 期

页码: 405-4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09、2010和2013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腊县境内的南腊河共收集大鳞裂峡鲃(Hampala macrolepidota)样本438尾。研究结果表明:大鳞裂峡鲃雌性群体初次性成熟体长228 mm、体重270.3 g,雄性群体初次性成熟体长205 mm、体重172.5 g,对应年龄均为4龄。大鳞裂峡鲃雌、雄繁殖群体的成熟系数年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成熟系数值在1月、3月、4月呈逐渐增大趋势,5月显著上升,6月达到最高峰,7月急速下降,8月至9月趋于平缓。繁殖活动每年4月开始,一直可持续至10月,主要集中在5~6月。大鳞裂峡鲃雌雄性比为1︰1.19,与鲃亚科其他部分鱼类雌性数量多于雄性的情况相反;繁殖盛期则雌性数量多于雄性。繁殖群体由4~8龄共5个年龄组组成,雌、雄群体均以5龄组所占比例最大。大鳞裂峡鲃属单次产卵鱼类。平均卵径1.18 mm;绝对繁殖力为63 393粒,相对繁殖力为70.04粒/g。与鲃亚科其他部分鱼类比较,大鳞裂峡鲃的卵径相对较小而繁殖力较大。

  • 相关文献

[1]长江宜昌段鲢的繁殖生物学特征. 郜星晨,姜伟,白云钦,朱佳志,张琪,刘绍平,段辛斌,唐锡良. 2018

[2]葛氏鲈塘鳢(Perccottus glenii)繁殖生物学及人工催产实验. 张玉勇,何宝全,曹顶臣,白庆利,何立川. 2021

[3]青海湖裸鲤不同繁殖群体繁殖特性的比较研究. 谢振辉,吕红健,付梅,赵荣荣,陈灵涵,史建全,祁洪芳,姚维志. 2021

[4]永乐环礁和美济礁灰鹦嘴鱼繁殖生物学特征. 王腾,刘云腾,刘永,李纯厚,林琳,肖雅元,吴鹏,李纯然. 2022

[5]大鳞裂峡鲃的年轮特征. 刘明典,邓华堂,田辉伍,阴双雨,黄福江,刘绍平. 2012

[6]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成蟹资源现状及其繁殖特征. 吴晓峰,耿智,冯广朋,赵峰,张涛,杨刚,庄平. 2020

[7]太湖秀丽白虾抱卵前后肌肉生化组成和能量密度变动. 刘凯,段金荣,徐东坡,张敏莹,王桂学,施炜纲. 2010

[8]野生黄颡鱼雌鱼产卵前后肌肉脂肪酸的组成. 何登菊,姚俊杰,李川,姜海波,安苗,侯俊利. 2009

[9]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亲虾繁殖期水体微生物多样性. 陈琼,李贵阳,罗坤,孔杰,莫照兰,栾生,李杰,曹宝祥,张玉玲. 2017

[10]南极半岛邻近水域南极大磷虾商业捕捞群体的年龄结构时空变化. 左涛,赵宪勇,黄洪亮,夏辉,徐玉成,孙坚强,冯春雷,王新良,朱国平,徐鹏翔,李灵智,陈丹. 2012

[11]施氏鲟的性腺分化及养殖水温对其性腺分化的影响. 张颖,孙慧武,刘晓勇,孙大江,曲秋芝. 2012

[12]温度对杂合克隆牙鲆性别分化、性比和生长的影响. 唐晓阳,姜宏波,刘海金,孙朝徽,张晓彦,王桂兴,司飞. 2015

[13]黄(鮟)(鱇)繁殖生物学研究. 张学健,程家骅,沈伟,刘尊雷,袁兴伟. 2011

[14]半滑舌鳎养殖群体的性比与雌雄形态差异比较. 李虎,陈四清,刘海金,姜宏波,王美玉. 2012

[15]日本海太平洋褶柔鱼生物学特征的年际变化. 唐峰华,刘尊雷,黄洪亮,刘健,张衡,朱金鑫,崔雪森. 2015

[16]长江口脊尾白虾繁殖生物学. 裴倩倩,张涛,杨刚,赵峰,宋超,庄平. 2017

[17]不同生境下福寿螺的可量性状特征、种群结构和密度效应. 房苗,徐猛,罗渡,牟希东,顾党恩,胡隐昌,章家恩,罗建仁. 2016

[18]黄海南部太平洋褶柔鱼种群结构与繁殖生物学. 杨林林,姜亚洲,程家骅. 2010

[19]南极半岛周边海域南极大磷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夏辉,许柳雄,朱国平,黄洪亮,冯春雷. 2011

[20]乌苏里江哲罗鲑的年龄结构、性比和生长. 尹家胜,徐伟,曹顶臣,姜作发,匡友谊,李永发.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