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竹 1 ; 董永琴 1 ; 杨天英 2 ; 赵卫敏 3 ; 毛春 4 ; 何立国 5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旱粮研究所

2.贵州省安顺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贵州省六盘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4.贵州省威宁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5.贵州省织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新品种;丰产稳产性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07 年 26 卷 09 期

页码: 67-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应用高稳系数法和常规分析方法对1998~2000年贵州省八倍体小黑麦区域试验的7个参试新品种(系)在贵州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气候生态环境和栽培管理条件下的丰产稳产性、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中国农科院提供的122、劲松75、劲松77、劲松76和贵州省农科院提供的黔中7号平均产量在182.8~206.24kg/667m2之间,比劲松49(ck)增产7.76%~21.58%;其中,黔中7号已于200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该品种已在贵州省15个县、区以及生态相似的西南、西北等省、区试种和大面积推广应用;122、劲松75、劲松77等品种(系)已在我国西北、西南、新疆、内蒙等省、区作为饲料和粮食兼用型品种(系)应用于生产。研究表明,高稳系数法和常规分析两种方法结合应用能更准确反映八倍体小黑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

  • 相关文献

[1]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劲松81在贵州的产量表现. 王竹,吕知敏,程治军,董永琴,李晓梅,刘淑芬,英敏,毛春. 2007

[2]异源八倍体小黑麦黔中7号新品种的选育. 董永琴,程治军,英敏,王竹,陈华璋,杨天英,何应国,赵卫敏,毛春. 2005

[3]黔花生1号产量与构成因素的关系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杨顺国,李正强,郭贵敏. 2003

[4]油研50亲本资源的选择与两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分析. 张瑞茂,陈大伦,李其义. 2015

[5]黔花生一号产量与构成因素的关系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杨顺国,李正强,郭贵敏. 2002

[6]双低高产杂交油菜黔油18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陈静,肖华贵,李超,饶勇. 2008

[7]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的丰产稳产性与适应性分析. 张瑞茂,李其义,陈大伦. 2015

[8]甘蓝型“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的选育. 王通强,黄泽素,代文东,田筑萍,魏忠芬,何采平,杨晓容. 2003

[9]黔油双低2号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三要素的通径分析. 饶勇,李大雄,刁攀琏. 1997

[10]黔油11号产量与构成因素的关系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黄泽素,何采平,魏忠芬,王通强,罗鸿源,代文东. 2002

[11]黔单18号丰产稳产性评价及其超高产栽培模型. 杜月红,李启义,徐燕,陈泽辉. 2004

[12]高稳系数法分析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的丰产稳产性. 杨晓容,王通强,黄泽素,代文东,李德珍. 2003

[13]福瑞鲤鱼种培育试验. 刘艳,李建光,张宗慧. 2012

[14]9个引进干辣椒新品种在遵义地区的适应性试验. 赖卫,刘崇政,涂祥敏,杨红. 2013

[15]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金油6号特征特性及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陈长艳,赵继献,程国平,任廷波,李子强,陈俊锟. 2011

[16]草莓新品种-黔莓2号. 乔荣(等). 2012

[17]贵州高产优质干椒新品种筛选试验. 赖卫,杨红,詹永发,余文中,刘崇政,涂祥敏. 2011

[18]黔草2号苇状羊茅生产试验报告. 罗天琼,莫本田,龙忠富,赵明坤,孟军江,杨义成,张建波. 2009

[19]家蚕黑色蛾标记新品种贵蚕5号比较试验. 罗朝斌,岳宣,孙运朋,代方银. 2011

[20]薏苡新品种粱丰薏2号选育研究. 张国兵,周棱波,汪灿,徐燕,白俊霞,邵明波.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