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粒收夏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牛军 1 ; 谷利敏 1 ; 张美微 1 ; 乔江方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夏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机械粒收;机械精量种肥同播

期刊名称: 种业导刊

ISSN: 1003-4749

年卷期: 2020 年 006 期

页码: 24-26

摘要: 粒收夏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包括粒收玉米品种选择、机械精量种肥同播、科学施肥、合理灌溉、机械化病虫害管理、化控防倒伏和机械粒收等环节.粒收夏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不仅节约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而且促进玉米生产标准化和规模化,助力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 相关文献

[1]河南省夏玉米抗逆稳产栽培技术. 赵雁群,牛军,乔江方,张美微. 2021

[2]黄淮海区域7个玉米品种的子粒脱水特性分析. 张莹莹,卢道文,张君,张凤启,董文恒,张盼,陈彦惠,唐保军. 2020

[3]玉米亲本自交系及杂交种机械粒收质量相关指标分析. 魏良明,曹丽茹,叶飞宇,张前进,张新,王振华,庞芸芸,马晨晨,金松灿,鲁晓民. 2023

[4]我国玉米全程机械化育种目标浅析. 王振华,鲁晓民,张新,张前进,魏昕. 2011

[5]方城县气象因子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ZHAO Xia,赵霞,LIU Jing-bao,刘京宝,WANG Zhen-hua. 2008

[6]农艺措施和保水剂对土壤蒸发和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ZHAO Xia,赵霞,HUANG Ruidong,黄瑞冬. 2012

[7]夏玉米籽粒含水率的粒位效应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乔江方,谷利敏,朱卫红,黄璐,刘京宝. 2015

[8]豫南雨养区夏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赵霞,王宏伟,谢耀丽,闫玉方,刘京宝,王振华,黄璐. 2010

[9]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荧光参数日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赵霞,王秀萍,李潮海,刘天学. 2009

[10]深松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郭书亚,付国占,王振华,顾顺芳,李亚贞. 2012

[11]夏玉米免耕精密播种关键技术集成研究. 赵霞,王定林,唐保军,黄瑞冬,李潮海,丁勇. 2015

[12]垄沟种植对土壤水分变化及夏玉米生育的影响. 李亚贞,焦念元,尹飞,郭书亚,王振华,张新,张前进,焦万松,付国占. 2010

[13]不同播种方式下夏玉米机械化精量施肥技术研究. 乔江方,刘京宝,黄璐,朱卫红,夏来坤,李川,乔辉. 2015

[14]控释BB肥及控释尿素在夏玉米上的增产效果试验研究. 孙克刚,李丙奇,李潮海,夏来坤,祝秀花. 2010

[15]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赵霞,张绍芬,刘天学,李潮海,梅沛沛,王小星. 2008

[16]河南省夏玉米不同品种脱水速率研究. 赵霞,司雪琴,蔺锋,房志勇,刘京宝,黄璐,夏来坤. 2010

[17]秸秆还田量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产量及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穆心愿,赵霞,谷利敏,冀保毅,丁勇,张凤启,张君,齐建双,马智艳,夏来坤,唐保军. 2020

[18]不同夏玉米品种氮素积累利用的差异及其水氮调控效应. 张美微,刘京宝,乔江方,李川,黄璐,张盼盼,赵霞,刘卫星,牛军. 2020

[19]花期高温对不同夏玉米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乔江方,李萍,张美微,李川,朱卫红,代书桃,黄璐,宇婷,郭国俊,牛军,刘京宝. 2019

[20]种植密度对夏玉米品种株型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张凤启,丁勇,张君,赵霞,马智艳,赵发欣,唐保军.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