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环境下多个玉米穗部性状的QTL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谭巍巍 1 ; 王阳 2 ; 李永祥 2 ; 刘成 3 ; 刘志斋 2 ; 彭勃 2 ; 王迪 2 ; 张岩 2 ; 孙宝成 3 ; 石云素 2 ; 宋燕春 2 ; 杨德光 1 ; 王天宇 2 ; 黎裕 2 ;

作者机构: 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3.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穗部性状;环境互作效应;上位性效应;QTL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1 年 44 卷 02 期

页码: 233-2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穗部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遗传机制。【方法】以优良玉米自交系黄早四为共同亲本,分别与掖478和齐319杂交,构建两套F2:3群体为研究材料(分别缩写为Y/H和Q/H),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在北京、河南、新疆等3个地点共6个环境下进行了穗长、穗粗、穗行数和穗粒重4个性状的表型鉴定,采用单环境分析和多年多点的联合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结果】在单环境分析中,2个群体分别检测到33个QTL和46个QTL,主要分布在第4、5、6、7、10染色体上。进一步分析发现,在Y/H群体中共定位到4个环境钝感的QTL(即在2或2以上环境下均能被检测到的QTL,且在联合分析中与环境无互作效应),其中以位于第4、5染色体上的qGW1-4-1、qKRE1-5-1对表型的贡献率最大,在不同的环境中对表型的贡献率均大于10%;在Q/H群体中共定位到6个环境钝感的QTL,其中以qKRE2-3-2、qED2-2-1对表型的贡献率最大,分别解释7.23%—18.3%和7.1%—15.6%表型变异。通过多个环境的联合分析,Y/H和Q/H群体分别检测到2个和6个QTL与环境存在显著互作,且以穗粒重与环境互作的QTL最多,而其它性状的大部分QTL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不显著。上位性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少数几个显著QTL位点参与上位性互作,而大部分上位性QTL为非显著位点间的互作,对表型的贡献率较小。比较分析2个群体的QTL定位结果,在2个群体间共检测到4对共有QTL,分别与穗粒重和穗行数相关,位于bin1.10、bin5.05、bin6.05和bin7.02。【结论】这些在不同环境或不同遗传背景下检测到的QTL,可作为穗部性状改良的候选染色体区段,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或图位克隆,但是同时也要注意上位性和环境对它们的影响。

  • 相关文献

[1]干旱胁迫下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与耐旱性关系研究. 李亮,孙宝成,唐怀君,刘成,王天宇,黎裕,石云素,宋燕春. 2012

[2]在干旱和正常水分条件下玉米穗部性状QTL分析. 谭巍巍,李永祥,王阳,刘成,刘志斋,彭勃,王迪,张岩,孙宝成,石云素,宋燕春,杨德光,王天宇,黎裕. 2011

[3]干旱胁迫下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与耐旱性关系研究. 李亮,孙宝成,唐怀君,刘成,王天宇,黎裕,石云素,宋燕春. 2013

[4]新疆南疆春播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 李星星,欧欢,陈娟,刘荣森,唐怀君,谢小清,刘燕,罗单. 2024

[5]玉米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开花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吴建伟,刘成,石云素,宋燕春,池书敏,马峙英,王天宇,黎裕. 2008

[6]不同水分条件下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QTL分析. 吴建伟,刘成,石云素,宋燕春,张桂寅,马峙英,王天宇,黎裕. 2005

[7]玉米花期耐旱导入系群体的构建与评价. 李永祥,刘成,石云素,申海兵,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2008

[8]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溉条件下玉米产量性状的QTL分析. 王阳,刘成,王天宇,石云素,宋燕春,黎裕. 2007

[9]基于多个相关群体的玉米雄穗相关性状QTL分析. 杨钊钊,李永祥,刘成,刘志斋,李春辉,李清超,彭勃,张岩,王迪,谭巍巍,孙宝成,石云素,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2012

[10]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溉条件下玉米开花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张吉民,刘成,石云素,宋燕春,白宝璋,黎裕,王天宇. 2004

[11]基于多重相关RIL群体的玉米株高和穗位高QTL定位. 李清超,李永祥,杨钊钊,刘成,刘志斋,李春辉,彭勃,张岩,王迪. 2013

[12]不同年代主要玉米品种穗部性状演变研究. 李召锋,梁晓玲,阿布来提,李明顺,胡洺,韩登旭,邵红雨,李铭东,曹连莆. 2010

[13]Stability of QTL Across Environments and QTL-by-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for Plant and Ear Height in Maize. Zhang Yan,Li Yong-xiang,Wang Yang,Liu Zhi-zhai,Peng Bo,Tan Wei-wei,Wang Di,Shi Yun-su,Song Yan-chun,Wang Tian-yu,Li Yu,Liu Cheng,Sun Bao-cheng,Liu Zhi-zhai. 2010

[14]Identification of QTLs for red fruit firmness using the wild tomato species Solanum pennellii LA716 introgression lines. Yang, Shengbao,Wang, Baike,Xu, Jian,Gao, Jie,Yang, Shengbao,Yu, Qinghui,Wang, Baike,Yang, Tao,Li, Ning,Tang, Yaping,Aisimutuola, Patiguli,Wang, Qiang.

[15]采用GBS-seq技术构建甜瓜高密度遗传图谱. 张学军,杨文莉,张永兵,张健,郭丽霞,杨永,李寐华,伊鸿平. 2019

[16]NaCl胁迫下小麦根部耐盐性状QTL分析. 时晓磊,严勇亮,石书兵,张金波,王继庆,谢磊,耿洪伟. 2020

[17]棉花枯萎病抗性的QTL定位. 陈勋基,葛峰,王冬梅,师维军,徐利明,吴为人,黄全生. 2008

[18]基于InDel标记挖掘与番茄果实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 董洁,王娜,火顺利,李宁,余庆辉. 2024

[19]中国干面条品质性状的QTL分析. 赵京岚,陈民生,马艳明,李瑞军,任勇攀. 2008

[20]陆地棉VR018抗黄萎病QTL定位. 赵君,张大伟,徐剑文,徐海江,刘剑光,朱家辉,吴巧娟,孔杰,肖松华,阿里普·艾尔西.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