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栽培环境下籼稻整精米率和垩白度稳定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清华 1 ; 郑苹立 1 ; 郑长林 1 ; 刘庸庆 2 ; 刘连生 3 ; 黄庭旭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

2.福安市种子管理站

3.大田县农业局

关键词: 杂交籼稻;整精米率;垩白度;稳定性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7 年 32 卷 01 期

页码: 31-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利用2015年福建省水稻研究所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中42个杂交籼稻(包括早、中、晚稻)作为研究对象,对整精米率和垩白度2项米质性状稳定性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早稻种植点中连城整精米率显著高于其他种植点,垩白度显著低于其他种植点;中稻种植点中新罗整精米率最高,而南靖垩白度最低;晚稻种植点中漳州整精米率最高、垩白度最低。在不同种植环境下,早籼整精米率差异最大,中籼居中,晚籼最小,3者变异系数为56.0%、21.6%和11.0%;早、中、晚3种类型籼稻垩白度差异都较显著,3者变异系数分别为35.1%、34.9%和31.2%。因此,在福建省水稻新品种品质评价中应对不同稻区的稻米品质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另外,结合福建省早稻实际生产状况建议福建省新品种区试中选取连城作为早稻米质鉴定取样点。

  • 相关文献

[1]基于SSR标记的杂交籼稻主要不育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方珊茹,郑燕梅,吴春珠,刘玉芹,熊雪娇. 2012

[2]杂交籼稻新组合福优晚3. 游年顺,雷捷成,黄利兴,雷上平. 2000

[3]杂交籼稻新组合特优航1号. 杨东,谢华安,黄庭旭,张水金,王乌齐. 2003

[4]福建省近1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的回顾和展望. 王乌齐. 2000

[5]不同类型茶园土壤团聚体组成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WANG Feng,王峰,CHEN Yuzhen,陈玉真,YOU Zhiming. 2014

[6]莲雾花色苷组分鉴定及其稳定性和抗氧化性. 魏秀清,许玲,章希娟,许家辉. 2019

[7]龙眼果实发育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王淳璐,王彬,寇译丹,胡文舜,陈秀萍. 2021

[8]蝴蝶兰主要数量性状DUS测试性能研究. 钟海丰,陈剑锋,陈宇华,邱思鑫,黄敏玲. 2019

[9]小苍兰花色色素成分及稳定性分析. 钟淮钦,陈源泉,黄敏玲,林兵,叶秀仙,吴建设. 2009

[10]香蕉色素研究进展. 洪佳敏,吴水金,张帅,林宝妹. 2022

[11]菜用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的AMMI模型分析. 陈志雄,胡润芳,林国强. 2007

[12]茶多酚纳米载体制备技术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林清霞,杨军国,宋振硕,王丽丽,陈林. 2018

[13]理化因子对‘芙蓉李’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周丹蓉,林炎娟,方智振,姜翠翠,潘少霖,叶新福. 2019

[14]屎肠球菌微胶囊制剂的稳定性及对断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李英英,陈曦,宋铁英. 2016

[15]基于GGE双标图分析菜用甘薯登记品种的丰产稳产及适应性. 戴习彬,周志林,李荣德,邱永祥,杨新笋,肖世卓,孙书军,王远,曹清河. 2022

[16]稻田施用菌渣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及评价. 栗方亮,王煌平,张青,王秋营,罗涛. 2015

[17]改性桔皮膳食纤维吸附茶多酚的条件优化及其体外模拟消化稳定性研究. 高慧颖,赖恭梯,官雪芳,郑亚凤,李舒婷,王琦. 2022

[18]猕猴桃果实采后Vc变化规律及其稳定性. 梁华俤,潘林娜,魏勤,郭桂玲. 1993

[19]茶园土壤酸化改良中生物炭应用5a后的稳定性研究. 钱莲文,余甜甜,梁旭军,王义祥,陈永山. 2022

[20]红凤菜花色苷提取物的热降解动力学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张帅,张少平,林宝妹,洪佳敏,郑开斌,邱珊莲.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