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栽培方式对高粱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盖志佳 1 ; 刘婧琦 1 ; 蔡丽君 1 ; 张敬涛 1 ; 姜艳喜 2 ; 焦少杰 3 ; 李如来 1 ; 王雪洁 1 ; 谷维 4 ; 张俐俐 3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

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4.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栽培方式;130cm大垄3行;65cm小垄2行;高粱;生长发育;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22 年 004 期

页码: 73-76

摘要: 科学合理的栽培方式可促进高粱生长发育,进而增加高粱籽粒产量.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130cm大垄3行和65cm小垄2行两种栽培方式,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合杂1号高粱生长发育、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30cm大垄3行处理的高粱千粒重、穗粒数显著高于65cm小垄2行处理,进而实现了 130cm大垄3行处理产量显著高于65cm小垄2行处理,增产率为5.12%.从高粱生长发育角度来分析,130cm大垄3行处理高粱叶片干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比叶重以及穗干重明显高于65cm小垄2行处理,这为130cm大垄3行处理较高籽粒产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本试验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高粱的种植模式进行试验研究,以期为本区高粱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白浆土地区不同栽培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大豆生育性状的影响. 鹿树森,周宝库,马星竹,魏丹,赵清国,高中超,陈雪丽,杨军. 2011

[2]不同节水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生育性状的影响及效益风险分析. 陈书强. 2020

[3]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高粱(玉米)-大豆轮作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谷维,张敬涛,吴俊江. 2020

[4]不同时期喷施腐植酸水溶肥对高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闫锋,董扬,赵富阳,侯晓敏,李清泉,陈艳平,韩业辉. 2023

[5]密度对矮秆早熟高粱新品种‘吉杂141’的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申晓慧,冯鹏,李如来,陈冰嬬,姜成,郑海燕,李增杰,李志民. 2016

[6]不同播期对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区高梁产量的影响. 王聪,杨克军. 2016

[7]高寒地区不同氮肥水平对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杨广东,胡尊艳,刘玲玲,陈林祺. 2015

[8]不同肥料对极早熟高粱产量、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郝智勇,杨广东,胡尊艳,李菁华,孙邦升,陈林祺. 2023

[9]种植密度对高粱冠层结构及光辐射特征的影响. 王聪,胡尊艳,陈林祺,任思琪. 2017

[10]不同栽培因子对‘绥杂7号’产量的影响. 申晓慧,姜成,冯鹏,李如来,郑海燕,杨贺,李建东,郭伟,李于. 2015

[11]栽培密度对吉杂141群体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申晓慧. 2016

[12]密度对矮秆早熟新品种‘吉杂141’高粱的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英文). 申晓慧. 2016

[13]不同播期对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区高粱产量的影响. 王聪,杨克军. 2016

[14]种植密度对矮秆高粱品种绥杂7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申晓慧. 2016

[15]抽穗前水分供应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郭晓红,郑桂萍,殷大伟,麻海春,魏延雪. 2012

[16]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姜宇鹏,钱春荣,姜宇博,于洋,李梁,吕国依. 2020

[17]浅谈氮肥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黄成亮. 2018

[18]拔节孕穗期水分控制对不同旱稻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胡继芳. 2020

[19]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敬涛,王成,王谦玉,郑天琪,刘文波,丁春利. 2002

[20]主要气象因子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关联分析. 李炜.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