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杀酵方式对油棕果中微营养成分及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玉锋 1 ; 王挥 2 ; 沈晓君 2 ; 石鹏 2 ; 宋菲 2 ; 雷新涛 2 ; 陈卫军 3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省椰子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大学食品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省椰子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大学食品学院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省椰子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大学食品学院;

关键词: 油棕果;杀酵;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香气物质

期刊名称: 中国粮油学报

ISSN: 1003-0174

年卷期: 2018 年 33 卷 04 期

页码: 43-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微波、超声波、蒸煮、热风和蒸汽5种杀酵方式对新鲜油棕果进行预处理,筛选出能最大程度保持或提高油棕果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杀酵方式进行优化,并分析最优杀酵处理对油棕果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蒸煮对维生素E含量提高最多,可增加至4.62 mg/g,而热风则能显著提高胡萝卜素的含量(0.48 mg/g)。优化后的蒸煮+微波复合杀酵方式能将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增加到4.20 mg/g和0.55 mg/g;并能使苯酚含量由0.321%增加至26.471%,但该处理也使挥发性物质的绝对含量由0.031%降至了0.003%,部分成分如油酸乙酯的含量也由7.252%降低至2.304%。研究结果可为高附加值的棕榈油制备技术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油棕果不同压榨条件对其果肉出油率的影响. 李国杰,邓干然,曹建华,郑爽,李玲,崔振德. 2016

[2]棕榈油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张玉锋,王挥,宋菲,陈华,张建国,雷新涛. 2018

[3]不同热烫处理方式对胡椒成分及香气物质的影响. 杨继敏,朱科学,谷风林,周雪敏,房一明,吴桂苹. 2016

[4]无刺卡因菠萝果实发育期间香气物质的变化. 张钰乾,魏长宾,刘胜辉,何新华,孙光明,孙伟生. 2013

[5]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菠萝、杧果和米蕉混酿果酒的香气物质的分析. 王宇光,雷禄旺,胡光烈,李枚秋,邱志斌. 2005

[6]不同油棕品种维生素E含量测定及其与粗脂肪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周丽霞,曹红星. 2019

[7]补饲硒和维生素E对高温季节山羊精液品质、抗氧化酶活性及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 施力光,周雄,荀文娟,侯冠彧,周汉林,黄显洲. 2016

[8]角鲨烯和维生素E抗皮肤衰老作用的比较研究. 雷茜茜,赵松林,陈卫军,宋菲. 2013

[9]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热带水果中维生素E含量. 王明月,王秀兰,袁宏球,尹桂豪. 2004

[10]木薯组培苗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 罗秀芹,韦卓文,杨龙,薛晶晶. 2020

[11]香粉1号香蕉果肉类胡萝卜素提取条件研究. 胡玉林,左雪冬,庞振才,谢江辉. 2014

[12]辣椒不同发育时期果实着色的转录组分析. 秦于玲,申龙斌,曹振木. 2020

[13]香蕉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MsPSY2a功能鉴定. 谢龙海,高洁,荆永琳,徐立,陈莹,薛丙涛,李志英. 2021

[14]高等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王紫璇,李佳佳,于旭东,蔡泽坪,罗佳佳,徐芷蕙. 2021

[15]木薯块根类胡萝卜素积累与主要基因表达谱分析. 罗秀芹,杨龙,肖鑫辉,陈松笔. 2018

[16]3个品种芒果发育及后熟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研究. 赵家桔,周兆禧,朱敏,赵丽,高爱平,陈业渊,王家保. 2014

[17]海南海域海洋红酵母的分离鉴定和应用性能评价. 王宇光,雷禄旺,刘秀莲,李伟. 2009

[18]菠萝蜜类胡萝卜素检测方法研究及呈色物质分析. 胡丽松,吴刚,郝朝运,范睿,伍宝朵,谭乐和. 2017

[19]菠萝果肉颜色的形成与类胡萝卜素组分变化的关系. 杨祥燕,蔡元保,孙光明. 2010

[20]多肽对芒果糖和酸及类胡萝卜素组分含量的影响. 赵家桔,张新春,李焕苓,周兆禧,王家保.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