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成 1 ; 王劲松 2 ; 丁玉川 2 ; 焦晓燕 2 ; 董二伟 2 ; 王立革 2 ; 武爱莲 2 ;
作者机构: 1.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高粱;氮磷钾缺乏;生物学性状;养分吸收;籽粒产量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5 年 43 卷 09 期
页码: 1133-1137+1191
摘要: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缺乏对4个不同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基因型冀蚜2号,T×7000,F44B和7501B的生物学性状、养分吸收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钾缺乏条件下,不同高粱基因型株高、光合特性、地上部生物量、养分吸收和籽粒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与NPK(CK)处理相比,不同高粱基因型NK处理的拔节期株高和抽穗期地上部生物量均显著降低(P<0.05),拔节期F44B在PK,NK和PK处理的株高降幅显著低于其他3个基因型(P<0.05);抽穗期F44B在PK处理和T×7000在NP处理的地上部生物量降幅均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P<0.05)。冀蚜2号、T×7000和7501B在PK和NK处理的光合速率显著(P<0.05)低于CK处理,冀蚜2号和7501B的NP处理显著低于CK处理(P<0.05),F44B在PK和NK处理和T×7000在NP处理的光合速率降幅均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P<0.05)。不同基因型的PK处理N含量、NK处理P含量均显著低于CK处理(P<0.05),其中,F44B降幅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P<0.05)。F44B在PK和NK处理和T×7000在NP处理的单株籽粒质量、穗质量和千粒质量的降幅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P<0.05)。说明不同高粱基因型对氮磷钾缺乏的适应能力存在明显的遗传性差异,将F44B确定为耐低氮、低磷基因型,将T×7000确定为耐低钾基因型。
- 相关文献
[1]粒用高粱养分吸收、产量及品质对氮磷钾营养的响应. 王劲松,焦晓燕,丁玉川,董二伟,白文斌,王立革,武爱莲. 2015
[2]镁水平对不同类型土壤大豆生长、养分吸收以及产量的影响. 丁玉川,焦晓燕,聂督. 2010
[3]施氮量对高粱产量、品质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曹晓燕,武爱莲,王劲松,董二伟,焦晓燕. 2021
[4]不同灌溉时期和施氮量对高粱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王劲松,焦晓燕,董二伟,王彬,武爱莲,韩雄,郭珺,王立革. 2016
[5]种植密度对高粱群体生理指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杨楠,丁玉川,焦晓燕,王劲松,董二伟,王立革,武萍. 2013
[6]不同种植模式对高粱晋糯3号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王劲松,董二伟,焦晓燕,武爱莲,白文斌,王立革,郭珺,韩雄,柳青山. 2019
[7]不同肥力条件下施肥对粒用高粱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劲松,董二伟,武爱莲,白文斌,王媛,焦晓燕. 2019
[8]不同养分配比对高粱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崔佩佩,刘鹏,刘佳琪,王劲松,武爱莲,董二伟,丁玉川,焦晓燕. 2017
[9]施肥对高粱生长、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 董二伟,王劲松,韩鹏远,王立革,丁玉川,焦晓燕. 2012
[10]不同种植密度对高粱生长、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王劲松,杨楠,董二伟,王立革,武爱莲,丁玉川,白文斌,焦晓燕. 2013
[11]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啶氧菌酯的敏感基线及抗性突变体生物学性状. 任璐,周建波,刘慧平,曹俊宇,殷辉,赵晓军. 2017
[12]~(60)Co辐射高羊茅变异株系生物学性状分析. 郭先龙,张彦琴,曲俊民,贾永林,梁改梅,杨丽莉,周小梅. 2018
[13]不同地黄种质在山西南部的生物学性状及适应性评价. 许爱玲,席天元,解红娥,卫晓东,梁哲军. 2020
[14]空间环境对农作物育种的初步研究. 郑国宏,刘新,常雪花,郭瑞萍. 2008
[15]高温香菇品种栽培比较试验. 李素玲,许晶,姚六明,刘虹,车星星. 2018
[16]猴头菇不同基质配方的比较试验. 许晶,李素玲,刘晶,车星星,刘虹,闫米格. 2017
[17]N~+注入对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苗期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马爱平,崔欢虎,马步州,黄明镜,史忠良,谢福来. 2007
[18]燕麦种质抗旱性与生物学性状相关性分析. 刘龙龙,张丽君,马名川,崔林. 2015
[19]N~+注入对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苗期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马爱平,崔欢虎,史忠良,谢福来,靖华,王裕智. 2007
[20]不同糜子品种对低氮胁迫的生物学响应. 张美俊,乔治军,杨武德,冯美臣,肖璐洁,王冠,段云.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粱的耐瘠性与养分高效利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张福耀;平俊爱;焦晓燕
关键词:高粱;耐瘠性;氮利用效率;生物硝化抑制
-
基于仿真模型探讨病毒传播的流体力学实验
作者:李霞;李志强;史振东;焦晓燕;李华;王慧贤;冯占林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飞沫传播;气固耦合;COMSOL仿真
-
高粱、玉米残体的腐解特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作者:樊芳芳;焦晓燕;刘佳琪;郭珺;王劲松;武爱莲;白文斌;平俊爱
关键词:高粱;玉米;残体腐解;碳矿化;纤维素;半纤维素;BIOLOG-ECO
-
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矿山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霞;李华;焦晓燕;王慧贤
关键词:微生物;重金属污染矿山;环境修复
-
水体重金属污染处理方法与应急处置策略研究
作者:李霞;李华;焦晓燕;王慧贤
关键词:突发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处理;应急处置
-
施氮量对高粱产量、品质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曹晓燕;武爱莲;王劲松;董二伟;焦晓燕
关键词:高粱;施氮量;籽粒产量;淀粉含量与产量;氮利用效率;氮转移
-
秸秆还田及钾肥减量对设施黄瓜钾钙镁含量和土壤钾形态的影响
作者:王立革;孙晓姝;王媛;郭珺;武爱莲;王劲松;董二伟;韩雄;焦晓燕
关键词:秸秆还田;钾肥减量;设施黄瓜;钾钙镁含量;土壤钾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