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保鲜处理过程中茶青品质成分含量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蝶 1 ; 陈维 1 ; 马成英 1 ; 吕恩利 2 ; 苗爱清 1 ; 乔小燕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

2.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关键词: 茶青;保鲜;品质;儿茶素类化合物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110-115,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研究对采后茶鲜叶进行低温(5~8℃,10~13℃,15~18℃)和常温(21~23℃)处理,通过理化检测分析了茶青品质成分含量在不同保鲜处理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0 h,可溶性糖含量在低温和常温处理36 h中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游离氨基酸含量在10~13℃组中维持着与对照相当的水平;儿茶素(catechin,C)、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的含量在不同保鲜处理组中均出现了显著下降(p<0.05);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GC)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的含量在5~8℃或10~13℃处理组中无显著性变化。此外,通过基于可溶糖、游离氨基酸、C、EC、ECG、GC、EGC和EGCG的主成分分析发现,在处理36 h后4组低温样品均能与常温样品进行区分,且较常温样品更接近0 h对照样品。综上所述,10~13℃处理能对茶青起到较好的保鲜作用。

  • 相关文献

[1]不同贮青温度及方式对红碎茶品质的影响. 林冬纯,胡蝶,陈维,夏红玲,乔小燕,苗爱清,马成英. 2024

[2]不同保鲜包装方式对菜心品质的影响. 赵洁,梁水连,刘雯雯,陈岩,廖若昕,杨慧,王旭. 2023

[3]大中微量元素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综合研究. 周少川. 2002

[4]鸡粪对蔬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姚丽贤,周修冲,陈婉珍. 2004

[5]春甜桔和明柳甜桔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研究. 母洪娜,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曾继吾,彭成绩,易干军,陈金印. 2006

[6]贡柑不同中间砧比较试验. 吴文,马培恰,唐小浪,黄永敬,李健强,姚金明. 2006

[7]不同产地妃子笑荔枝采后品质变化比较. 于卫东,王静博,胡桂兵,韩冬梅,胡卓炎,吴振先. 2010

[8]乳酸菌对南美白对虾保鲜效果的初步探讨. 周晔,王国霞,黄文庆,黄燕华. 2010

[9]基于电子鼻分析1-MCP处理对青柠檬贮藏效果的影响. 杜欣欣,郭晓萌,韩冬梅,罗焘,吴振先. 2022

[10]不同高氧包装方式对菜心的保鲜作用. 王萍,王玲,于新,陈于陇,郭靖,陈飞平,罗政,殷娟. 2021

[11]大豆蛋白-百里香酚纳米复合物处理对百香果采后包装贮藏品质的提升作用. 孔念晴,陈于陇,叶明强,王玲,罗政,张惠娜,陈飞平. 2020

[12]不同贮藏条件对菜心营养生理成分和保鲜效果的影响. 邓义才,张衍荣,曹健,李桂花,赖穗春. 2004

[13]优质耐贮芥蓝品种筛选及低温保鲜技术研究. 赵秀娟,邓义才,张衍荣. 2004

[14]龙眼采后SO_2保鲜作用及其残留量问题研究. 季作梁,韩冬梅,吴振先. 1999

[15]基于CiteSpace的兰花保鲜研究进展及可视化分析. 陈和敏,肖文芳,陈和明,吕复兵,朱根发,李宗艳,李佐. 2023

[16]鲜切水果加工工艺及保鲜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孟祥春,高子祥,蒋侬辉. 2008

[17]鸡肉肠辐照保鲜应用试验研究. 李健雄,吴彩宣,张名位,徐志宏,张雁,魏振承,池建伟. 2006

[18]甜玉米的营养功能成分、生物活性及保鲜加工研究进展. 刘学铭,陈智毅,唐道邦. 2010

[19]草菇的化学特性与药理作用及保鲜与加工研究进展. 刘学铭,廖森泰,陈智毅. 2011

[20]室温下不同电商包装对荔枝保鲜效果的比较. 巫梅婷,陈于陇,戚英伟,王玲,刘海,罗政,罗宇冬.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