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皓昱 1 ; 李煜 2 ; 吴倩 2 ; 马守才 2 ; 王军卫 2 ; 刘东涛 3 ;
作者机构: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3.江苏省徐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化学杀雄剂CH1;基因型;雄性不育;表面活化剂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139-1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化学杀雄剂CH1对冬小麦雄性不育的诱导效果及其与乙烯利的互作效应、筛选CH1最佳使用剂量和表面活化剂组合,用6个CH1剂量水平、7种表面活化剂和3种浓度的乙烯利进行不同配伍组合,对不同组合处理下3个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雄性不育率和饱和授粉结实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15~30 g·hm-2剂量下,CH1可诱导3个品种雄性不育率达95%以上,说明CH1具有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作用;随CH1剂量的增加,3个品种的饱和授粉结实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20~30 g·hm-2处理的饱和授粉结实率明显偏低,推测雌蕊受到了一定的伤害;(2)观察花药和雌蕊发育情况,发现未喷施CH1的植株花药大且开裂,羽毛状柱头较大,而CH1处理的不育株花药瘦小,呈剑状,不开裂,羽毛状柱头较小;(3)随着CH1剂量的增加,3个品种均表现出株高逐渐降低和抽穗期延迟的现象,CH1对旗叶的药害反应因品种不同存在差异;(4)CH1剂量为10 g·hm-2时,与其他表面活化剂相比,NE1820对普冰151的旗叶伤害较轻,对株高无明显抑制作用,可提高饱和授粉结实率;(5) CH1剂量为15 g·hm-2时,添加2种浓度乙烯利后,3个品种的株高比未添加乙烯利降低,抽穗期延迟,其中添加5 mL·L-1乙烯利后3个品种均能达到100%雄性不育,并且饱和授粉结实率相比未添加乙烯利平均高7%左右。因此,CH1采用15 g·hm-2剂量,配伍1%NE1820和5 mL·L-1乙烯利可诱导小麦产生完全的雄性不育,且获得较高的授粉结实率,可作为杂交小麦制种候选方案进一步研究与利用。
- 相关文献
[1]遗传型与生理型雄性不育小麦花药和旗叶蛋白质的比较研究. 王永军,张改生,孙苏阳,李海军. 2007
[2]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建拓研究——抗源库群体改良效果初报. 蒋国樑,吴兆苏,陈兆夏,黄德崇,肖庆璞,陈怀谷,朱涵,方毅敏. 1992
[3]化学杂交剂BAU9403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研究初报. 王书文,赵寅槐,王艳平,张爱民,王道全,陈万义,黄铁城,王茂江. 2000
[4]基于污染控制的小麦品种氮磷钾吸收与移除特征研究. 盛婧,张鹏,孙国锋,王鑫. 2015
[5]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氮吸收特征与农田归还率研究. 盛婧,孙国峰,吴纪中,周炜,王鑫. 2015
[6]基因型对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张斯梅,杨四军,顾克军,张恒敢,许博,陈涓. 2013
[7]大麦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种的优势研究. 周美学,黄志仁,许如根,郭军. 1995
[8]绿豆雄性不育突变体msm2015-1的遗传学与细胞学分析. 吴然然,林云,陈景斌,薛晨晨,袁星星,闫强,高营,李灵慧,张勤雪,陈新. 2021
[9]意大利蜜蜂辅助绿豆不育系杂交授粉行为研究. 周颖,李灵慧,宝雨欣,陈新,袁星星,吴然然,薛晨晨. 2021
[10]化学杀雄剂号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黄雪清,杨安南,周月兰,张金渝. 1999
[11]吖啶黄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对甜椒雄蕊发育的影响. 吴鹤鸣,张述祖. 1986
[12]葡萄雄性不育种质特性及其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刘倩,周蓓蓓,张其林,章镇,陶建敏. 2010
[13]水稻雄性不育的发展现状及杂种优势利用. 黄胜东,谷福林,苏自强,张美娟. 2005
[14]吡喃酮类衍生物对水稻的杀雄作用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黄雪清,高东迎,杨安南,孙立华,张金渝. 2001
[15]甘蓝型油菜化学杀雄剂苯磺隆最适浓度研究. 付三雄,周晓婴,陈锋. 2022
[16]同核异质粳稻雄性不育系花粉和花药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吴鹤鸣,周邗扬,谢小凰. 1987
[17]东方18号白菜雄性不育杂交制种技术. 徐海,陈龙正,宋波,张慧,况媛媛,袁希汉. 2013
[18]洋葱新品种金星的选育. 严继勇,徐鹤林,庄勇,高兵,洪杰忠,李彬. 2009
[19]洋葱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蕾内源激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 曾爱松,梁毅,严继勇,李健绮,宋立晓,高兵. 2012
[20]化学杀雄剂Ⅲ号诱导水稻雄性不育过程中幼穗、颖花、花药中核酸和蛋白质代谢研究. 黄雪清,高东迎,杨安南,孙立华,张金渝.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产稳产中强筋小麦新品种-徐麦44
作者:张会云;刘东涛;王静;马红勃;刘静;刘立伟;易媛;朱雪成;冯国华;张娜
关键词:
-
江苏淮北地区小麦穗发芽抗性鉴定及其等位基因检测
作者:朱雪成;马红勃;张娜;刘静;王静;冯国华;张会云;易媛;刘立伟;刘浩;刘东涛
关键词:小麦;穗发芽;分子标记
-
部分徐麦品种(系)馒头的挥发性物质和质构分析
作者:刘立伟;刘东涛;马红勃;张会云;王静;冯国华
关键词:馒头;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挥发性物质;质构
-
徐麦系列新品种小麦的挥发性物质
作者:刘立伟;冯国华;刘东涛;王静;张会云;马红勃;刘静;易媛;朱雪成;张娜
关键词:小麦;面粉;HS-SPME-GC/MS;风味物质;
-
江麦23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作者:刘静;冯国华;刘东涛;张会云;马红勃;王静;刘立伟;易媛
关键词:小麦;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产量构成因素
-
黄淮麦区Fhb1基因的育种应用
作者:马红勃;刘东涛;冯国华;王静;朱雪成;张会云;刘静;刘立伟;易媛
关键词:小麦;Fhb1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小麦隐性核不育保持系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拟南芥遗传转化
作者:高聪;李紫良;胡甘;张建朝;冯小雨;牛娜;宋瑜龙;马守才;刘东涛;王军卫
关键词:小麦;隐性核不育系;Ms1;载体构建;基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