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国家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陆大雷 1 ; 孙世贤 2 ; 陈国清 3 ; 陆卫平 4 ;

作者机构: 1.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2.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3.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4.扬州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品尝品质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16 年 03 期

页码: 62-68+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2002~2014年国家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品种为材料,分析参试品种的产量、理化指标和品尝品质。结果表明,参试品种数量在2005年最多,达到116个,2008~2014年在60~76个。参试品种鲜果穗产量、生育期、出籽率、鲜百粒重、皮渣率和品尝品质品种间、区域间、年度间均有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以皮渣率最高,鲜果穗产量次之,品尝品质最低。1999~2014年共通过国家审定69个鲜食糯玉米品种,审定品种生育期较短,品尝品质总分较高,2007~2014年审定品种品尝品质总分在84.1~89.9。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鲜果穗产量、生育期和鲜百粒重极显著正相关,与出籽率和皮渣率极显著负相关;皮渣率与色泽、皮厚薄、品尝品质总分显著负相关。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品尝评分的提高取决于各项参数的协同提高,对鲜食糯玉米品尝品质影响较大的指标是感观品质、气味风味、糯性和皮厚薄。

  • 相关文献

[1]沿江地区早熟优质高产鲜食糯玉米品种的筛选. 周根友,刘建,张小忠,徐少安. 2003

[2]鲜食糯玉米带壳预煮去壳速冻加工新技术. 袁春新,唐明霞. 2010

[3]鲜食糯玉米品种(品系)对粗缩病的田间抗性评价. 陆虎华,薛林,石明亮,程玉静,胡加如,陈国清,郝德荣,冒宇翔,黄小兰. 2014

[4]基肥氮、磷、钾配施和拔节期追施氮肥对鲜食期采收糯玉米糊化特性的影响. 陈国清,赵浚宇,王鑫,陆大雷,陆卫平. 2014

[5]江苏省鲜食糯玉米品质性状育种分析. 赵文明,孔令杰,陈艳萍,管晓春,陆大雷,袁建华. 2016

[6]基肥配施和拔节期追氮对鲜食糯玉米子粒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陈国清,王鑫,陆大雷,陆卫平. 2014

[7]鲜食糯玉米育种研究概况. 薛林,印志同,陈国清,陆虎华,黄小兰,石明亮,胡加如. 2006

[8]鲜食糯玉米早春塑盘育苗移栽技术. 王瑞华,陆虎华. 2015

[9]不同品种鲜食糯玉米清汁与籽粒中挥发性成分比较. 沈凌雁,牛丽影,刘春菊,李大婧,宋江峰,刘春泉. 2021

[10]矮生菜豆/鲜食糯玉米-西兰花标准化栽培. 袁春新,徐标,吴刚. 2018

[11]鲜食糯玉米苏科糯1505品种特性分析. 赵文明,陈艳萍,孔令杰,管晓春,袁建华. 2019

[12]鲜食糯玉米食味品质性状相关分析及优质新品种筛选. 吴嘉点,薛林,胡加如,冒宇翔,陈国清,陆虎华,石明亮,张振良,周广飞,黄小兰,郝德荣. 2019

[13]江苏沿海地区鲜食糯玉米一年两熟节本栽培技术. 李亚芳,郭树庆,李斌,陈满霞,崔必波. 2019

[14]鲜食糯玉米己醛和己醇的生成与LOX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牛丽影,沈凌雁,刘春菊,李大婧,刘春泉,肖丽霞. 2018

[15]鲜食糯玉米挥发性成分与感官属性相关性分析. 吴建平,牛丽影,李大婧,刘春泉,肖丽霞. 2016

[16]鲜食糯玉米品种燕禾金2000的栽培技术要点. 李纲,姜明贵,郑子松,狄秀华,朱廷. 2013

[17]鲜食糯玉米己醛和己醇的生成与LOX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牛丽影,沈凌雁,刘春菊,李大婧,刘春泉,肖丽霞. 2018

[18]鲜食糯玉米杂交种对花粒期高温的响应及耐高温性评价. 赵文明,崔亚坤,张美景,孔令杰,郑飞,孟庆长,刘瑞响,袁建华,陈艳萍. 2024

[19]鲜食糯玉米品质与主要品质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赵文明,陈艳萍,孟庆长,郑飞,孔令杰,袁建华. 2010

[20]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的鲜食糯玉米品质评价. 轩瑞瑞,陈艳萍,刘春菊,汪丽霞,袁建华.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