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花粉介导法将TaPHR1∷GFP融合蛋白基因导入玉米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秀红 1 ; 白建荣 2 ; 孙毅 3 ; 刘惠民 4 ; 史向远 5 ; 任志强 5 ;

作者机构: 1.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4.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5.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花粉介导转基因法;TaPHR1∷GFP融合蛋白基因;GFP(绿色荧光蛋白)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11 年 31 卷 09 期

页码: 1732-17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超声波辅助花粉介导基因转化法,将小麦耐低磷调控基因TaPHR1和GFP构建成的融合蛋白基因(TaPHR1∷GFP)导入3个玉米自交系郑58、昌7-2和PH6WC中.结果表明:3个自交系的转化效果存在基因型差异,郑58是很好的转化受体材料,平均结籽穗率、每穗平均结籽数、BASTA除草剂抗性和转基因植株PCR阳性率均优于昌7-2和PH6W;对T1代植株进行Southern杂交表明,TaPHR1∷GFP融合蛋白基因已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RT-PCR结果显示,TaPHR1∷GFP融合蛋白基因得到有效转录;通过对发芽籽粒进行GFP荧光观察表明,TaPHR1∷GFP融合蛋白基因得到了表达.

  • 相关文献

[1]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杂种优势评估. 凌亮,许晶,刘虹,李素玲,车星星. 2014

[2]玉米耐低磷基因型的筛选. 史向远,王秀红,韩彦青,胡婉平,白建荣,刘惠民. 2012

[3]自然变异玉米形态特征分析. 申洁,杨娜,何真. 2013

[4]180份玉米自交系亲缘关系的分子评价. 乔治军,刘龙龙,南晓洁,赵秀娟,王海岗. 2011

[5]不同凝胶电泳对玉米自交系DNA多态检测的影响. 李凌雨,畅志坚,榎宏征,浓沼圭一,邢亚静,闫彩清,王学雄,王河成. 2003

[6]玉米自交系抗倒伏鉴定研究. 贾志森,白永新. 1992

[7]耐密型玉米自交系的创新研究. 肖建红,任志强,杨慧珍,卜华虎,杨秀山. 2016

[8]玉米自交系苗期生物学性状与磷效率的相关性. 王艳,孙杰,王荣萍,王文彦,郑联寿,张福锁. 2003

[9]玉米自交系醇溶蛋白性状与农艺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贾春秀,赫紫薇,张效梅,田怀东. 2015

[10]玉米自交系抗粗缩病特性的遗传基础及轮回选择效应研究. 王安乐,陈朝辉,王娇娟,邵新胜,魏国英. 1998

[11]玉米自交系抗粗缩病特性的遗传基础及轮回选择效应研究. 王安乐,赵德发,陈朝辉,王娇娟,邵新胜,魏国英. 2000

[12]山西中晚熟玉米区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及杂种优势群分析. 李锐,白建荣,张丛卓,贾志宽. 2013

[13]NaCl胁迫对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和根芽生长的影响. 张一弓,张一中,杨彬. 2012

[14]玉米自交系材料耐高温特性鉴定筛选初报. 王安乐,陈朝辉,赵德法. 2003

[15]高温条件下玉米自交系材料雄花育性的观察分析. 陈朝辉,王安乐,董喜才.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