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虹鳟体质量和主要体尺性状异速生长的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詹金绵 1 ; 王炳谦 2 ; 谷伟 2 ; 刘英杰 2 ; 杨润清 2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虹鳟;生长性状;异速生长;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5 年 01 期

页码: 60-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联合异速生长遗传模型,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类试验站培育的F1杂交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F2杂交虹鳟的体质量和体尺性状异速生长进行了遗传分析,旨在为虹鳟及其他水产动物异速生长的遗传参数估计和实现体质量与体型的同步选育奠定理论基础。首先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选择体尺性状对体质量的异速生长显著的性状,建立最优表型联合静态、动态异速生长指数模型,随后构建了两个用于遗传分析多个静态、动态异速生长的随机回归模型。虹鳟多个体尺性状相对体质量的异速生长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体长与体质量具有较大的异速生长指数,为1.633 8,且为正异速生长,而其他体尺性状相对体质量呈现负异速生长;遗传方差大小顺序和表型的偏异速生长指数一致,体宽和背鳍基长的异速生长的遗传相关最大,为-0.867 5,其次为体长和体高,为-0.619 4,最小的是-0.021 7,为体高和体宽。体长与体质量的动态异速生长的加性遗传方差估计值为0.292 9。结果表明,虹鳟体质量和主要体尺性状的异速生长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遗传方差及遗传相关的估计能够用来筛选优良亲本,这为进一步利用异速生长理论指导虹鳟及其他水产动物体质量与体型的同步选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 相关文献

[1]虹鳟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生长性状遗传分析. 李艳红,李宁,蒋丽,谷伟,张晓慧,杨润清,王炳谦. 2015

[2]虹鳟生长性状的随机回归分析. 王悦玲,谷伟,王炳谦,蒋丽,杨润清. 2018

[3]虹鳟生长性状的随机回归分析. 王悦玲,谷伟,王炳谦,蒋丽,杨润清. 2018

[4]应用不同模型估计虹鳟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 刘宗岳,高会江,白秀娟,谷伟,王炳谦. 2009

[5]应用重复力模型估计虹鳟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和育种值. 王炳谦,刘宗岳,高会江,白秀娟,谷伟,范兆廷. 2009

[6]低温下虹鳟工厂化养殖水体氨氮处理微生物数量的研究. ^A陈中祥^B1%^A曹广斌^B2%^A刘永^B3%^A蒋树义^B4%^A韩世成^B5. 2004

[7]牙鲆体质量和形态性状异速生长的遗传分析. 高会晓,崔妍,杜杰,仇雪梅,杨润清,刘海金,刘永新. 2015

[8]牙鲆体质量与形态性状的异速生长分析. 刘永新,刘奕,刘英杰,杨润清. 2016

[9]卵形鲳鲹仔稚鱼异速生长的研究. 杨其彬,马振华,程大川,江世贵,李有宁,陈明强. 2017

[10]鞍带石斑鱼仔稚幼鱼骨骼发育与生长特性研究. 吕雪娇,王雨浓,刘清华,翟介明,李军. 2018

[11]斑石鲷早期发育的异速生长模式. 王雨福,肖志忠,刘清华,翟介明,庞尊方,马文辉,马道远,徐世宏,肖永双,李军. 2016

[12]美洲鲥仔稚鱼异速生长模式研究. 高小强,洪磊,刘志峰,郭正龙,王耀辉,雷霁霖. 2015

[13]眼斑双锯鱼仔稚鱼发育异速生长. 胡静,周胜杰,杨蕊,陈旭,杨其彬,马振华. 2020

[14]蠵龟异速生长研究. 周胜杰,杨其彬,胡静,杨蕊,于刚,吴恰儿,马振华. 2020

[15]三斑海马早期发育观察. 周胜杰,胡静,杨蕊,杨其彬,马振华. 2021

[16]红鳍笛鲷仔、稚鱼异速生长. 程大川,马振华,江世贵. 2017

[17]条纹锯(Centropristis striata)仔、稚、幼鱼形态发育的异速生长模式. 贾瑞锦,陈超,李炎璐,孙曙光,王鲁,于欢欢,孔祥迪,吴坚,曲江波,赵从明. 2014

[18]池塘中间培育不同月龄文蛤数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李昂,李加琦,刘鲁雷,薛素燕,张秀梅,毛玉泽. 2022

[19]大麻哈鱼卵黄囊期仔鱼异速生长及其生态学意义. 宋洪建,刘伟,王继隆,唐富江. 2013

[20]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的生长特性. 毛翠凤,庄平,刘健,张涛,章龙珍.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