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间作模式对幼龄菠萝蜜土壤酶活性和真菌群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颜彩缤 1 ; 赵亚 1 ; 李少卡 1 ; 肖敏 1 ; 范鸿雁 1 ;

作者机构: 1.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海南省热带果树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农业农村部海口热带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海南省热带果树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菠萝蜜;间作;豆科;土壤水分;酶活性;真菌群落;相对丰度

期刊名称: 中国南方果树

ISSN: 1007-1431

年卷期: 2024 年 53 卷 006 期

页码: 92-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明不同间作模式对幼龄菠萝蜜果园土壤水分、酶活性和真菌群落的影响,以2021年6月定植的“琼引8号”幼龄植株为试材,设置间作南瓜、平托花生、硬皮豆3种处理,以单作菠萝蜜为对照,2022年1月采集菠萝蜜根际土壤样本后再间作,间作1年后(即2023年1月)再采集各处理根际土样,分别测定土壤水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间作能显著增加土壤水分含量,2023年1月采集土壤水分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间作南瓜>间作硬皮豆>间作平托花生>单作。土壤酶活性与水分含量均未呈现显著相关性,蔗糖酶活性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相比对照(单作菠萝蜜),间作南瓜和硬皮豆处理显著提高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间作平托花生降低土壤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间作的土壤真菌丰富度与多样性均有所降低,降低子囊菌门、被孢霉门、壶菌门和镰刀菌属等致病菌群的相对丰度,提高担子菌门、腐质霉属、踝节菌属和亡革菌属真菌相对丰度,从而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相关文献

[1]‘琼引1号’菠萝蜜组培增殖技术优化. 郭利军,胡福初,罗志文,何凡,邓会栋,陈哲,范鸿雁. 2017

[2]‘琼引1号’菠萝蜜高效组培增殖技术. 郭利军,胡福初,王祥和,冯学杰,沈文涛,邓会栋,罗志文,陈哲,赵亚,范鸿雁. 2018

[3]榴莲蜜与菠萝蜜果肉香气成分比较. 郭清云,陈哲,吴凤芝,王祥和,范鸿雁,冯学杰,胡福初. 2021

[4]菠萝蜜花果软腐病鉴别与防控建议. 范鸿雁,罗志文,王祥和,何凡. 2012

[5]间作模式对幼龄菠萝蜜果园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颜彩缤,赵亚,肖敏,李少卡,范鸿雁. 2024

[6]气调包装和壳聚糖处理对菠萝蜜最少加工冷藏品质的影响. 谢辉,金美娜,刘宁彰,何艾,陈求欢. 2016

[7]菠萝蜜蒂腐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罗敦文,范鸿雁,罗志文,缪卫国,何凡. 2015

[8]菠萝蜜黑腐病病原菌的形态学与分子鉴定. 顾红杰,胡福初,赵亚,郭利军,黄春华,陈海坚,谢黎黎,黄纬君,范鸿雁. 2021

[9]我国菠萝蜜生产现状及发展优势分析. 吕飞杰,彭艳,陈业渊,何凡,李绍鹏. 2012

[10]菠萝蜜真空冷冻干燥工艺的研究. 张容鹄,万祝宁,何艾,谢辉,窦志浩. 2012

[11]双响应曲面法优化菠萝蜜最少加工产品保鲜工艺研究. 谢辉,刘宁彰,何艾,窦志浩. 2015

[12]海南省菠萝蜜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罗敦文,何舒,郭利军,崔健,罗志文. 2016

[13]菠萝蜜果锈病对果苞抗性生理影响. 段恋,郭利军,胡福初,陈哲,沈文涛,范鸿雁,何凡. 2018

[14]干旱胁迫诱导菠萝蜜裂皮病发生的生理基础研究. 李少卡,张世青,颜彩缤,赵亚,肖敏,范鸿雁. 2024

[15]菠萝蜜优良新品种琼引8号的选育. 颜彩缤,胡福初,赵亚,肖敏,张世青,范鸿雁. 2023

[16]海南菠萝蜜种质资源调研与收集评价. 范鸿雁,王祥和,华敏,罗志文,何舒,何凡. 2012

[17]菠萝蜜优良新品种琼引8号. 颜彩缤,范鸿雁. 2023

[18]菠萝蜜提质增效栽培管理技术. 黄慧文,刘慧转,赵亚,肖敏,李少卡,颜彩缤,范鸿雁. 2024

[19]幼龄橡胶园间作香蕉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范鸿雁,何舒,罗志文,唐萍,胡福初,王祥和,陈业光,何凡. 2014

[20]微生物菌肥对设施白菜生长、品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庞强强,蔡兴来,周曼,赵枢纽,李德明.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