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创云 1 ; 赵丽 1 ; 王陆军 1 ; 侯雅静 1 ; 王美霞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种植密度;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产量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3 年 03 期
页码: 96-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山西地区主推玉米品种获得高产、稳产的适宜种植密度,以郑单958为材料,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净光合速率和产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单株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而LAI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当种植密度为82 500株/hm2时,玉米群体产量最高,为13 700.85kg/hm2。因此,82 500株/hm2为山西地区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作为当地玉米高产选择适宜种植密度的参考。
- 相关文献
[1]超前去雄携带叶片数对玉米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曹晋军,刘永忠,李万星,靳鲲鹏,李丹. 2017
[2]不同种植密度对早熟玉米‘晋单84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郑丽萍,田森林,李爱军,李作一,穆婷婷. 2014
[3]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王瑞,李中青,李齐霞,祁丽婷,王敏,任先忠. 2015
[4]种植密度和品种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苏东涛,王静,李娜娜. 2014
[5]不同种植密度对强盛51号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武旭,车星星,许晶,李素玲. 2016
[6]不同遮光条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李作一,田森林. 2017
[7]中耕对黍子生长发育及土壤结构的影响. 张翔宇,李海,杨如达,林凤仙,梁海燕,张知. 2017
[8]杂交大豆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 韩俊梅,卫保国,张海平. 2013
[9]4个玉米自交系的耐密性研究. 任小燕,段运平,刘守渠,郭峰,郝曜山. 2018
[10]不同密度处理下玉米单株根系体积的动态变化. 李洪. 2010
[11]种植密度对不同叶位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安晓宁,秦国杰,牛艳. 2018
[12]玉米株行距配置的密植增产效果研究. 李洪,王斌,李爱军,董红芬,阎晓光. 2011
[13]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性状分析. 赵力,庞云霞,智建奇,梁艺,樊丽生,安伟,侯磊. 2018
[14]旱地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及农艺性状的相关和灰色关联度分析. 史向远,李永平,周静,张晓晨,籍增顺. 2012
[15]施氮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苦荞黑丰一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田再芳,靳建刚. 2020
[16]山西早熟夏大豆种植密度研究. 任小俊,刘小荣,吕新芸,马俊奎. 2019
[17]不同种植行距与种植密度对黍子生长特性及子实产量的影响. 张翔宇,李海,梁海燕,张知,宋晓强,郑敏娜. 2018
[18]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董飞,闫秋艳,李峰,鲁晋秀,杨峰,贾亚琴,王苗. 2020
[19]种植密度对晋谷56号谷子产量的影响. 刘鑫,王枫叶,成锴,王振华,刘红,田岗,李会霞,王玉文. 2020
[20]种植密度对晋北区绿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殷丽丽,邢宝龙,陈晓亮.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藜麦DAPB基因丰度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杨利艳;杨雅舒;杨小兰;朱满喜;王创云;邓妍;赵丽;郭虹霞;张丽光
关键词:DAPB;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基因丰度;生物信息学
-
干旱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杨利艳;杨小兰;朱满喜;杨雅舒;王创云
关键词:藜麦;干旱;萌发;生理特性
-
山西省近年审定鲜食玉米品种的综合性状分析
作者:王美霞;陈保国;王创云;赵怀生
关键词:山西省;鲜食玉米;产量;农艺性状;抗病性
-
藜麦WOX转录因子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作者:朱满喜;杨雅舒;杨小兰;张芳;杨利艳;王创云
关键词:藜麦;WOX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基因表达;氮胁迫
-
藜麦茎段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作者:段鹏慧;李小艳;焦茹;邓妍;王创云
关键词:藜麦;带腋芽茎段;组织培养;增殖;生根
-
大刍草SAMS1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张玉荣;杨雅舒;申圣圣;王陆军;郭虹霞;邓妍;王创云;杨利艳
关键词:大刍草;SAMS;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
-
苄嘧磺隆对谷子的安全性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张丽光;张伟莉;赵丽;邓妍;郭虹霞;裴成成;王创云;原向阳
关键词:谷子;除草剂;苄嘧磺隆;安全性;生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