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芊葆 1 ; 范分良 2 ; 王万雄 1 ; 梁永超 2 ; 李兆君 2 ; 崔喜安 3 ; 魏丹 4 ;
作者机构: 1.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
4.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暗棕壤;甲烷氧化菌;pmoA基因;实时定量PCR;甲烷氧化速率;冗余分析;Monte Carlo检验;PCR-DGGE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0250-3301
年卷期: 2010 年 31 卷 11 期
页码: 2756-27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不同施肥方式对我国旱地农田土壤甲烷氧化影响的微生物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利用PCR-DGGE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甲烷氧化速率和土壤性质测定,探索了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暗棕壤的"土壤性质-甲烷氧化菌群落特征-土壤甲烷氧化速率"关系.结果表明,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甲烷氧化速率,降幅为61.2%,而单独施用有机肥或无机肥对暗棕壤甲烷氧化速率的影响不显著;与对照相比,有机肥处理土壤甲烷氧化菌多样性指数增加91.9%,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处理增加102.5%,而单施无机肥后土壤甲烷氧化菌多样性指数变化不明显;有机肥处理土壤的pmoA基因丰度显著增加,平均pmoA基因丰度为不施用有机肥的12.7倍;土壤甲烷氧化速率与甲烷氧化菌的群落结构和比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3和0.684,但与甲烷氧化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不相关;甲烷氧化菌的群落结构和比活性与土壤pH值、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说明,长期不同施肥可以通过改变暗棕壤的pH值、全氮和有机质含量等土壤性质,改变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和比活性,进而影响土壤甲烷氧化速率;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土壤甲烷氧化菌多样性和丰度大幅度增加,而甲烷氧化速率却显著降低,说明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土壤中只有部分微生物发挥了甲烷氧化活性,但有待进一步研究.
- 相关文献
[1]长期培肥对农田暗棕壤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隋跃宇,焦晓光,魏丹,刘洪家. 2010
[2]长期秸秆配施化肥对土壤养分及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 房静静,丁维婷,武雪萍,李晓秀,姜宇,张继宗,刘晓彤,奚雅静,郑凤君,张孟妮,米刚,马献发. 2020
[3]长期有机无机配施对暗棕壤土壤酶活性及春麦产量品质的影响. 丁维婷,武雪萍,张继宗,姜宇,房静静,宋霄君,李婧妤,郑凤君,张孟妮,刘晓彤. 2020
[4]长期施肥对黑土和暗棕壤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焦晓光,魏丹,隋跃宇. 2011
[5]长期秸秆配施化肥下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微生物量与小麦产量的协同效应. 韩紫璇,房静静,武雪萍,姜宇,宋霄君,刘晓彤. 2023
[6]长期麦秸还田对暗棕壤土壤肥力和大豆产量的影响. 崔喜安,姜宇,米刚,刘晓莉,马星竹,孙景玲. 2011
[7]牡丹江丘陵半山区暗棕壤土类有效养分系数的测定及配方专用肥筛选的研究. 张春凤,黄瑞海,肖文博,梁嘉陵,时新瑞,王爱武. 2010
[8]长期定位施肥对暗棕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崔喜安,仇建飞,窦森. 2011
[9]豆麦轮作下连续施肥和麦秸还田对大豆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李婧阳,刘鑫,王秋菊,姜宇,周鑫,米刚,刘凯,姜辉,常本超. 2021
[10]Analyses of the community compositions of root rot pathogenic fungi in the soybean rhizosphere soil. Cui, Jiaqi,Han, Jie,Cai, Baiyan,Wang, Yu. 2016
[11]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by granular sludge in anaerobic/aerobic/anoxic SBR during start-up period. Jiang, Xinxin,Yuan, Yixing,Ma, Fang,Tian, Jiayu,Jiang, Xinxin,Wang, Yu. 2016
[12]气候因子对黑龙江省茶藨子属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 赵文博,吴立仁,郭佰涛,张磊,周双,周春薇,房磊,李鹏举,刘佳,段亚东. 2023
[13]长期施用尿素对东北黑土中氨氧化古菌群落的影响. 周晶,姜昕,周宝库,马鸣超,关大伟,赵百锁,陈三凤,李俊. 2016
[14]PCR-DGGE方法解析大豆根际不同距离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 于洪涛,申忠宝,沈德茹,金剑,王光华. 2010
[15]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迟凤琴,刘晶鑫,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周宝库. 2015
[16]两株芽孢杆菌对黄瓜和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 陈雪丽,王光华,金剑,王玉峰. 2008
[17]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迟凤琴,刘晶鑫,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周宝库. 2016
[18]猪BMP-6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分析. 崔羽,杨少成,刘娣,华育平. 2014
[19]低温对猪肌肉和肝脏组织线粒体数量的影响. 张冬杰,李忠秋,汪亮,王文涛,何鑫淼,刘娣. 2018
[20]低温环境对猪不同肌肉组织线粒体的影响. 张冬杰,汪亮,李忠秋,王文涛,何鑫淼,吴赛辉,刘娣.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温室微气候模拟与温室作物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金梁;魏丹;殷大伟;邹国元;张亦涛;丁建莉;王磊;李艳;左强;申慧波;王宇先;王俊强;孙磊;王伟;梁丽娜;孙鑫;王文
关键词:微气候模型;温室作物模型;预测;植物生长;管理
-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根际土壤有机碳结构组分的影响
作者:陈磊;郝小雨;马星竹;周宝库;魏丹;周磊;刘荣乐;汪洪
关键词:有机碳;大豆根际;黑土;13C-核磁共振
-
化学氮肥有机替代条件下黑土DOC荧光光谱特征
作者:张久明;匡恩俊;迟凤琴;刘亦丹;周宝库;夏晓雨;王晓军;孙磊;常本超;魏丹
关键词:黑土;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溶性有机碳;三维荧光光谱
-
黑土根际土壤有机碳及结构对长期施肥的响应
作者:陈磊;郝小雨;马星竹;周宝库;王爽;魏丹;周磊;刘荣乐;汪洪
关键词:氮;有机碳;有机肥;核磁共振;大豆根际;黑土
-
不同施肥措施对黑土区玉米氮效率及碳排放的影响
作者:张杰;金梁;李艳;赵士诚;徐新朋;魏丹;张丽娟;仇少君;何萍;周卫
关键词:黑土;养分管理措施;玉米;氮肥利用率;碳排放
-
基于荧光光谱技术研究增效肥料对土壤富里酸荧光特性的影响
作者:胡钰;魏丹;李艳;王伟;白杨;金梁;蔡姗姗
关键词:增效肥料;富里酸;腐殖化;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
-
大豆养分管理研究进展与趋势展望
作者:蔡姗姗;孙磊;魏丹;王伟;李玉梅;张久明;王爽;李艳;高中超
关键词:大豆;养分管理;养分利用效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