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福建黄泥田肥力质量特征与最小数据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飞 1 ; 李清华 1 ; 林诚 1 ; 何春梅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黄泥田;土壤属性;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土壤肥力质量指数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8 年 12 期

页码: 1855-18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黄泥田为福建省主要中低产田类型之一,约占水稻土面积的30%。为解析关键限制因子及开展黄泥田肥力质量评价,进而实施针对性的改良措施,采用配对采样方法,采集福建省20对典型黄泥田与邻近同一微地貌单元内高产灰泥田表层土壤,分析了两种土壤类型28项属性因子指标差异及其原因,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构建福建省黄泥田肥力质量评价因子最小数据集,通过加权指数法分别计算最小数据集土壤肥力质量指数与差异显著因子构成的重要数据集土壤肥力质量指数。结果表明,与灰泥田相比,黄泥田的有机质含量低19.1%,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低14.8%、29.9%和25.4%,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低17.8%、56.7%和39.3%,CEC、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分别低12.9%、50.6%和30.8%,有效铁、有效硼和有效锌含量分别低25.6%、33.3%和44.1%。黄泥田的物理性黏粒、<0.001 mm黏粒和容重分别较灰泥田高20.8%、25.6%和12.3%,而孔隙度低19.3%。黄泥田过氧化氢酶活性较灰泥田高20.4%,脲酶活性较灰泥田低40.4%。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上述19项有显著差异的因子构成的重要数据集中归纳出累计贡献率达76.22%并能反映黄泥田综合肥力特征的6个主成分,建立了由CEC、全钾、有效磷、有效硼和孔隙度5项因子组成的黄泥田肥力评价最小数据集,相应的黄泥田最小数据集土壤肥力质量指数仅相当于灰泥田的69.5%,通过与重要数据集的土壤肥力质量指数相关分析比较,最小数据集可代替重要数据集对福建省黄泥田土壤肥力质量进行正确评价。

  • 相关文献

[1]福建冷浸田土壤质量评价因子的最小数据集. 王飞,李清华,林诚,何春梅,钟少杰,李昱,林新坚. 2015

[2]长期施肥对南方黄泥田土壤磷吸附与解吸的影响. 林诚,王飞,林新坚,李清华,何春梅,李昱. 2011

[3]南方低产黄泥田与高产灰泥田基础地力的差异. 王飞,李清华,林诚,何春梅,朱恬恬. 2019

[4]不等量翻压紫云英处理下黄泥田土壤磷组分的变化. 刘彩玲,王瑞,李昱,王利民,何春梅. 2019

[5]长期施肥对南方黄泥田水稻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戴竞雄,王飞. 2020

[6]不同施肥模式对南方黄泥田耕层有机碳固存及生产力的影响. 王飞,李清华,林诚,钟少杰,何春梅,刘玉洁. 2015

[7]不同施肥制度对黄泥田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的影响. 林诚,王飞,李清华,李昱,何春梅,林新坚. 2009

[8]长期施肥对黄泥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团聚体组分特征的影响. 李清华,王飞,林诚,何春梅,李昱,钟少杰,林新坚. 2015

[9]不同施肥措施提高南方黄泥田供钾能力及钾素平衡的作用. 王飞,林诚,李清华,何春梅,刘玉洁. 2017

[10]长期不同施肥对黄泥田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影响. 邱珊莲,刘丽花,陈济琛,林新坚. 2013

[11]长期不同施肥对南方黄泥田水稻子粒与土壤锌、硼、铜、铁、锰含量的影响. 王飞,林诚,李清华,何春梅,李昱,邱珊莲,林新坚. 2012

[12]紫云英还田对黄泥田土壤理化和微生物特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王利民,黄东风,何春梅,刘彩玲,李清华,黄毅斌,王飞. 2023

[13]长期不同施肥下黄泥田土壤-水稻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王飞,林诚,李清华,钟少杰,何春梅. 2017

[14]紫云英与有机物料连续还田在黄泥田水稻稳产提质增效中的作用. 王飞,王利民,何春梅,刘彩玲,李清华,张辉,游燕玲,黄毅斌,黄建诚. 2022

[15]长期不同施肥下南方黄泥田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特征. 林诚,王飞,李清华,何春梅,张辉. 2017

[16]长期施肥对南方黄泥田冬春季杂草群落及其C、N、P化学计量的影响. 林新坚,王飞,王长方,林诚,李清华,何春梅,李昱. 2012

[17]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南方黄泥田水稻产量及基础地力贡献率的影响. 王飞,林诚,李清华,何春梅,李昱,林新坚. 2010

[18]长期不同施肥对南方黄泥田磷库及其形态的影响. 林诚,王飞,何春梅,李清华,李昱,林新坚. 2014

[19]长期施肥对黄泥田土壤团聚体中氮素积累和有机氮组成的影响. 王飞,李清华,何春梅,游燕玲,黄毅斌. 2023

[20]不同施肥处理对黄泥田团聚体有机碳固持及其组分的影响. 王飞,李清华,何春梅,王珂,游燕玲,黄毅斌.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