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巧义 1 ; 林碧珊 1 ; 饶国良 1 ; 戴文举 1 ; 李苹 1 ; 吴永沛 1 ; 黄建凤 1 ; 曾招兵 1 ; 宋慧敏 1 ; 唐拴虎 1 ; 张木 1 ; 徐培智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方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秸秆还田;石灰;酸性水稻土;土壤总有机碳和组分;碳库管理指数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0250-3301
年卷期: 2023 年 44 卷 010 期
页码: 5813-5822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稻秆还田配施石灰对酸性水稻土有机碳库的影响,于广东省白云区和惠阳区开展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施肥(CK)、秸秆还田+常规施肥(RS)和秸秆还田配施石灰+常规施肥(RS+L)这3个处理,分析了土壤总有机碳(TOC)、水溶性有机碳(DOC)、活性有机碳(LOC)、颗粒态有机碳(POC)、微生物量碳(MBC)、碳库指数(CPI)、稳定性有机碳(IOC)、碳库活度(L)、碳库活度指数(CPAI)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RS+L处理显著提高TOC、LOC、POC 和 MBC 含量,增幅分别为 10.24%~17.79%、34.49%~44.37%、19.27%~23.59%和 33.36%~43.26%(P<0.05).与CK相比,RS+L处理显著提高水稻生长前期(移栽后15~45 d期间)的DOC含量(P<0.05),但对水稻生长后期的DOC无显著影响.RS+L 较 RS 处理的 TOC、LOC、POC 和 MBC 分别提高了 2.15%~6.95%、1.17%~17.90%、4.27%~8.65%和12.99%~14.53%.与CK相比,RS+L处理显著提高 IOC 和 CPI,其增幅分别为 8.32%~15.57%和 14.00%~20.00%(P<0.05).RS较CK处理显著提高CPI,其增幅为14.00%~18.00%(P<0.05).不同处理间的L、CPAI和CPMI差异不显著.RS+L处理的土壤pH值显著高于CK处理(P<0.05).不同处理间的水稻产量无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主要与DOC、LOC、CPAI和CPMI相关,但对土壤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变化的贡献率较低.主成分分析还表明,秸秆还田配施石灰通过改善酸性水稻土的pH值和养分含量,驱动MBC和POC等有机碳组分的形成和积累,促进SOC的提升.综上,秸秆还田配施石灰有利于酸性水稻土 MBC、POC、LOC和IOC等有机碳组分的积累,从而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和稳定性,是提升酸性水稻土固碳减排功能的有效途径.
- 相关文献
[1]皮质远盲蚓体内酶对土壤有机碳形态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林晓钦,崔莹莹,张孟豪,张池,侯舒雨,戴军,周波. 2023
[2]施用碱性物料对稻-稻-菜三熟耕作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黄巧义,蓝华生,唐拴虎,易琼,黄旭,张木,李苹,付弘婷. 2020
[3]不同作物栽培模式下施用改良剂对重金属铅、镉的影响. 赵洁,李富荣,文典,王富华,杜应琼,朱娜,疏仁宗. 2016
[4]生物炭+石灰混合改良剂对稻田土壤pH、有效镉和糙米镉的影响. 黄庆,刘忠珍,黄玉芬,黄连喜,魏岚,李衍亮,杨少海,许桂芝. 2017
[5]石灰和泥炭配施对叶菜吸收Cd的阻控效应. 王艳红,李盟军,唐明灯,艾绍英,余丹妮. 2013
[6]蔬菜种植前施用石灰对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赵小虎,刘文清,张冲,王富华,王纪阳,鄢珊,赵沛华,罗红辉. 2007
[7]石灰对铅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评价. 王艳红,唐明灯,李盟军,艾绍英. 2015
[8]水作和旱作施用改良剂对蕹菜-土壤系统中铅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差异. 李敏,朱娜,杜应琼,王富华,李嘉琳,陈永坚. 2017
[9]有机肥与石灰配施对华南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 黄建凤,吴腾飞,叶芳,张木,逄玉万,吴昭云,肖勇,吴永沛,付弘婷,李苹. 2024
[10]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结构的影响. 石含之,赵沛华,黄永东,吴志超,杜应琼,杜瑞英. 2020
[11]秸秆还田与客土改良酸性植烟土壤及提升烟叶产质量的效果. 文志强,林阿典,廖卿,黄振瑞,李集勤,李淑玲. 2020
[12]秸秆还田及腐熟剂对水稻冷浸田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顾文杰,解开治,徐培智,张发宝,唐拴虎. 2015
[13]接种菌剂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黄继川,彭智平,于俊红,李文英,林志军,吴雪娜,杨林香. 2011
[14]有机物料腐熟剂对玉米和水稻秸秆还田效应的影响. 农传江,王宇蕴,徐智,和金鸿,刘雨萌,洪杨,汤利,张发宝. 2016
[15]秸秆还田方式对不同生长期水稻中Cd迁移转化的影响. 石含之,江棋,文典,徐爱平,邓腾灏博,杜瑞英. 2023
[16]早稻秸秆还田和减钾对晚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黄巧义,黄建凤,黄旭,吴永沛,李苹,付弘婷,唐拴虎,刘一锋,徐培智.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有机替代配方肥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吴腾飞;邓婷;李泽钰;曾招兵;张木;李海锋
关键词:双季稻;有机替代;配方肥;养分吸收;产量
-
控释尿素配比对华南双季稻产量、氮素吸收累积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易琼;吴腾飞;曾招兵;唐拴虎;付弘婷;李苹;戴文举;张木
关键词:控释尿素;养分配施;氮素吸收积累;氮肥利用率;产量
-
广东探索创新酸化耕地治理 实现“六个一”成效
作者:叶芳;戴文举;吴昭云;黄巧义;吴乐芹;姚伟成;黄建伟
关键词: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建设;综合治理模式;广东省
-
联合添加腐殖酸钠和酸化剂对黄羽肉鸡血液指标的影响
作者:李贞明;宋慧敏;余苗;马现永;邓盾;宋敏;刘志昌;陈卫东;容庭
关键词:肉鸡;腐殖酸钠;酸化剂;抗氧化;免疫功能;氨基酸
-
有机肥与石灰配施对华南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
作者:黄建凤;吴腾飞;叶芳;张木;逄玉万;吴昭云;肖勇;吴永沛;付弘婷;李苹
关键词:华南;酸性土壤;有机肥;石灰;双季稻;酸化改良
-
不同废弃物对黑水虻幼虫生长、营养组成及生产性能影响研究
作者:石超宏;王凤英;卢钰升;顾文杰;杨革玲;李俊俊;徐培智;解开治;王丹;彭焕龙;李雅莹
关键词:有机废弃物;黑水虻;生物转化;营养组成;生产性能
-
成都假单胞菌处理畜禽养殖污水的效果研究
作者:杨铭晖;郑燕玲;彭焕龙;解开治;周超贤;徐培智;顾文杰;卢钰升;石超宏
关键词:畜禽养殖污水;成都假单胞菌;生物强化;氨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