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潘国君 1 ; 郭俊祥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寒地粳稻冷害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粳稻;寒地;育种;抗寒;抗倒伏;株型;黑龙江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22 年 005 期
页码: 124-1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黑龙江是我国粳稻生产大省,总产量、商品量、商品率、商品调出量和人均生产稻谷量全国第一,这主要源自水稻新品种的不断更新换代。近年来,黑龙江省粳稻育种取得了长足发展,创建了寒地早粳稻“一早三抗”半直立穗新株型育种理论和技术体系,培育出以龙粳31为代表的一批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结束了日本品种空育131独霸我国寒地早粳稻生产10多年的历史,2020年以龙粳31为代表的“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龙粳新品种”被评为国家“十三五”十大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标志着我国寒地早粳稻育种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产量、抗性、适应性、应用面积等均超过国内外同类稻区的著名品种,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本文针对黑龙江粳稻育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和对策。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水稻育种趋势分析. 姜树坤,张凤鸣,白良明,孙世臣,王彤彤,丁国华,姜辉,洛育,夏天舒,张喜娟. 2015
[2]不同温度对寒地粳稻萌发的影响. 谭贺,曾宪楠,赵洪亮,张佳华,许显滨. 2013
[3]黑龙江省杂交水稻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 李禹尧,马冬君,王宁,闫文义,矫江. 2014
[4]东亚粳稻遗传评价(GUVA)材料在寒地稻区试验初报. 丛万彪. 2007
[5]寒地粳稻蛋白质含量在DH群体中的遗传变异研究. 刘传雪,邹德堂,张兰民,王瑞英,黄晓群. 2008
[6]寒地粳稻孕穗期耐冷性与形态指标相关分析. 王立志,孟英,项洪涛,洛育,郭伟,谢光,田树刚,王连敏,王春艳. 2016
[7]寒地粳稻直链淀粉含量在DH群体中的遗传变异研究. 刘传雪,邹德堂,潘国君,张淑华,关世武,孙洪义. 2008
[8]优质早熟品种龙粳19号的选育与应用. 吕彬. 2007
[9]水直播对寒地粳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张喜娟,来永才,孟英,唐傲,董文军,冷春旭,王立志,姜树坤,姜辉,丁国华. 2016
[10]寒地粳型超级稻最佳施肥量及适宜配比的研究. 陈书强,薛菁芳,杜晓东,杨丽敏,赵海新,蔡永盛,周通,周明旭,刘辉,赵广山,李想. 2022
[11]寒地早粳水稻航天育种研究初探. 张兰民,潘国君,杨立英,张淑华,关世武,黄晓群. 2014
[12]寒地粳稻新品种育龙7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辛洪梅. 2020
[13]种植方式对寒地粳稻生育期、产量和温度利用的影响. 张喜娟,来永才,孟英,张凤鸣,唐傲,董文军,冷春旭,刘猷红,王麒. 2017
[14]寒地稻米品质现状及改良目标. 张云江,赵镛洛,王继馨,李大林,吕彬,乔栋. 2000
[15]寒地粳稻粒长在DH群体中遗传变异研究. 刘传雪,邹德堂,冯雅舒,黄晓群,赵凤民. 2008
[16]寒地粳稻粒宽在DH群体中遗传变异研究. 孙洪义,刘传雪,邱爱民,冯雅舒,黄晓群,潘国君. 2009
[17]黑龙江粳稻育种亲本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筛选及类群划分. 刘宝海. 2018
[18]黑龙江省近10年审定粳稻品种现状与育种思路分析. 刘宝海,高世伟,常汇琳,聂守军,刘晴,刘宇强,郭海英. 2020
[19]拓宽黑龙江省稻米销售市场的研究. 矫江,许显滨,耿立清,邹恒荣. 2001
[20]龙粳31大面积推广原因分析及其对黑龙江粳稻育种的启示. 商全玉,姜树坤,刘安晋,王松,赵明辉,张文忠,潘国君.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低温胁迫下水稻孕穗期幼穗的转录组动态分析
作者:郭震华;蔡丽君;潘国君;王立楠;周雪松;杜晓东;蔡永盛;张希瑞;韩笑;周通;马文东
关键词:寒地水稻;孕穗期;低温;转录组;植物激素
-
寒地水稻种质资源芽期耐冷鉴定研究
作者:郭震华;周雪松;王立楠;蔡丽君;潘国君
关键词:寒地;水稻;芽期;直播;耐冷
-
寒地水稻孕穗期低温胁迫响应的转录组分析
作者:郭震华;蔡丽君;刘传雪;王瑞英;关世武;黄晓群;郭俊祥;张兰民;潘国君
关键词:寒地水稻;孕穗期;低温胁迫响应;转录组测序
-
龙粳31大面积推广原因分析及其对黑龙江粳稻育种的启示
作者:商全玉;姜树坤;刘安晋;王松;赵明辉;张文忠;潘国君
关键词:粳稻;龙粳31;大面积推广;品种选育;黑龙江
-
不同产量水平寒地早粳稻品种的株型特征
作者:王士强;贺登美;赵海红;杨善伟;衣玉卓;付永明;郑树生;丁希武;何晴;郑凯文;杜庭庭;谷天月;唐欣然;汪洋;潘国君
关键词:早粳稻;超高产;株型特征;寒地
-
水稻新品种龙粳46的选育
作者:黄晓群;王瑞英;潘国君;郭俊祥;刘传雪;关世武;张淑华
关键词:水稻;龙粳46;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集束丸粒化种子直播对水稻茎秆形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作者:赵海新;蔡永盛;杜晓东;陈书强;张志强;黄晓群;李想;潘国君
关键词:水稻;集束;丸粒化种子;直播;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