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馨颖 1 ; 王鹏杰 1 ; 杨如兴 2 ; 郑玉成 1 ; 陈潇敏 1 ; 张磊 2 ; 邵淑贤 1 ; 叶乃兴 1 ;
作者机构: 1.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茶树;福黄1号;黄化;代谢;转录;组学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2 年 55 卷 009 期
页码: 1831-1845,中插6-中插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茶树黄化变异相关的代谢和转录机制,探究高茶氨酸茶树新品系'福黄1号'的黄化变异和高茶氨酸形成机理.[方法]以茶树'福安大白茶'及其黄化突变种质'福黄1号'为试验材料,利用超微电镜、广泛靶向代谢组学、靶向代谢组学及转录组学联合分析,确定茶树黄化变异相关的色素、代谢物及转录组数据.[结果]超微结构显示,'福黄1号'的叶绿体类囊体呈现丝状,基粒片层排列散乱不规则,片层间疏松,存在许多异常的囊泡.色素含量测定表明,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下降,叶绿素a/b比率下降,相关基因SGR表达显著下调,黄化叶片中光捕获叶绿素a/b蛋白(LHC)表达显著下调.类胡萝卜素总含量虽然差异不大,但各组分含量显著变化,玉米黄质为唯一显著增加的组分,其调控基因VDE表达显著上调,其余组分含量均下降.与'福安大白茶'相比,'福黄1号'中共鉴定到680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57个显著变化的代谢物(SCMs).KEGG富集分析表明,SCMs和DEGs显著富集到氨基酸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以及TCA循环等途径.此外,与碳和氮代谢相关的通路也被激活.通过靶向测定,共鉴定到19种游离氨基酸,新品系'福黄1号'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福安大白茶',达到97.13mg·g-1,其中茶氨酸为66.90 mg·g-1,占氨基酸含量的68.89%,而精氨酸含量达到8.46 mg·g-1,是'福安大白茶'的56.4倍.调控氨基酸合成的G0GAT和GLU的表达量上调1.17倍和3.17倍.[结论]'福黄1号'的芽叶色泽主要受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等色素代谢的影响,SGR和4种LHCs的共同作用也可能影响叶绿体的生物合成来调节叶片色泽.'福黄1号'茶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福安大白茶'的原因主要是泛素化相关的蛋白质水解酶表达上调蛋白降解能力加强,叶绿素和其他含氮分子生物合成的减少,以及黄化叶中碳骨架的缺乏,氨基和氮资源被更有效地储存,使得与氨基酸合成相关的氮代谢激活,茶氨酸合成前体物质之一的谷氨酸积累,这可能促使茶氨酸成为黄化叶中显著积累的含氮化合物.
- 相关文献
[1]高茶氨酸茶树新品系‘福黄1号’黄化变异机理. 林馨颖,王鹏杰,杨如兴,郑玉成,陈潇敏,张磊,邵淑贤,叶乃兴. 2022
[2]茶树黄化种‘天山黄芽’的广泛靶向及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廖献盛,邵淑贤,杨如兴,林馨颖,俞滢,任卫威,王鹏杰,叶乃兴. 2023
[3]茶树品种'白鸡冠'与'福云6号'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陈志辉,张亚真,孔祥瑞,游小妹,林郑和,单睿阳,郑士琴,李鑫磊,陈常颂. 2024
[4]低温胁迫对茶树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林郑和,钟秋生,游小妹,陈志辉,陈常颂,单睿阳,阮其春. 2018
[5]不同浓度钾对茶树幼苗生长及叶片活性氧代谢酶类的影响. 钟秋生,林郑和,陈常颂,陈志辉,游小妹,单睿阳. 2018
[6]茶树品种‘白鸡冠’叶色性状遗传特性研究. 陈志辉,林郑和,游小妹,钟秋生,单睿阳,陈常颂,余文权. 2019
[7]黄化茶树新品种‘茗冠’绿茶特征代谢产物分析. 韩奥迪,李鑫磊,孔祥瑞,钟思彤,郭玉琼,单睿阳,游小妹,陈常颂. 2023
[8]基于转录组测序的铁皮石斛植物甾醇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分析. 林江波,王伟英,邹晖,戴艺民. 2019
[9]基于转录组测序的铁皮石斛黄酮代谢途径及相关基因解析. 林江波,王伟英,邹晖,戴艺民. 2019
[10]茶树体内茶氨酸代谢及其酶学研究进展. 陈林,张应根,陈键,余素红. 2009
[11]Zn营养在果树生理代谢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李娟,陈杰忠,黄永敬,梁春辉,黄建昌. 2011
[12]叶面分离Bt及对茶树主要害虫高毒力菌株的筛选. 张灵玲,林晶,骆兰,方昉,黄天培,徐金汉,吴光远,王庆森,关雄. 2005
[13]乌龙茶品系比较鉴定与选择. 郭吉春,叶乃兴,何孝延,黄修岩. 1994
[14]试论茶树经济产量的构成因素及其选择. 叶乃兴,郭吉春. 1995
[15]茶叶蒸青固样时间控制的研究初报. 杨如兴,张文锦,玉振康,陈志辉,钟美娇. 1999
[16]乌龙茶品种花器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郭吉春,叶乃兴,胡晓东. 1992
[17]应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构建茶树回交1代部分遗传图谱. 黄福平,梁月荣,陆建良,陈荣冰. 2006
[18]茶树芽叶性状与修剪生物重的关联性分析. 张文锦,杨如兴,林淑冰,廖剑秋. 1999
[19]乌龙茶品种鲜叶产量的遗传参数与选择的关系. 郭吉春,叶乃兴,何孝延. 1992
[20]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研究中的应用. 陈志辉.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施肥类型对茶园土壤酸度的影响研究
作者:吴志丹;江福英;张磊;尤志明
关键词:施肥类型;土壤酸度;pH变化速率;茶园
-
基于滋味品质的万州区主栽茶树品种绿茶差异分析
作者:李翔;许彦;冯婷婷;张磊;张艳;付勋;胡琳玲;俞滢;杨如兴;聂青玉
关键词:绿茶;品种;滋味品质;川中小叶群体种
-
不同海拔区间白茶化学元素特征分析及产地判别
作者:罗钦;陈谢勇;徐梦婷;邵淑贤;吴秀秀;叶乃兴;郑德勇
关键词:不同海拔区间;福安大白茶;稀土元素;矿质元素
-
福建省茶树种质资源DNA分子标记研究综述
作者:张磊;赵翊暄;陈强;俞滢;杨如兴
关键词:茶树;种质资源;育种;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
-
茶树新品系'福黄1号'白茶的特征香气成分及其在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作者:张磊;俞滢;梁子钧;赵翊暄;杨如兴
关键词:白茶;‘福黄1号’;白化突变;挥发性代谢物;动态变化
-
万州不同种植区域川中小叶种红茶滋味品质分析
作者:李翔;许彦;冯婷婷;俞滢;胡琳玲;付勋;张艳;杨如兴;张小萍;张磊;聂青玉;何小丽;彭耀仙
关键词:红茶;川中小叶种;滋味品质
-
不同生境白牡丹茶叶香气特征分析及产地判别
作者:罗钦;毛方华;陈谢勇;陈静;黄彪;叶乃兴;郑德勇;韦航;姚清华
关键词:不同产地;白牡丹;白茶;香气;逐步判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