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曹士亮 1 ; 于滔 1 ; 李文跃 1 ; 杨耿斌 1 ; 刘宝民 1 ; 刘长华 2 ; 褚力嘉 2 ; 段亚娟 2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哈尔滨)/黑龙江省玉米种质资源创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2.黑龙江大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玉米;耐冷性;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2 年 010 期

页码: 1-6

摘要: 萌发期冷害是限制我国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开展玉米种质材料的耐冷性鉴定是提高耐冷玉米品种选育效率和创新玉米耐冷种质资源的基础.本研究以279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开展萌发期耐冷性鉴定,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萌发耐冷性评价.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7 d发芽率、7 d芽鲜重、7 d芽干重可作为玉米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的指标.进一步通过综合耐冷性D值及聚类分析,将279份玉米自交系的耐冷性程度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耐冷性差的材料为21份,耐冷性一般的材料为54份,耐冷性中等的材料为58份,耐冷性较强的材料为116份,耐冷性强的材料为30份.耐冷性强的材料主要有FS1、FS102、FS122等,其中FS122的D值最高,为0.91.

  • 相关文献

[1]不同耐冷型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及聚类分析. 扈光辉,王天宇,苏俊,李春霞,龚士琛,宋锡章,闫淑琴,李国良,王明泉. 2009

[2]玉米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研究. 褚力嘉,曹士亮,靳羽晗,李帅,刘宝民,于滔,刘长华. 2020

[3]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盐性鉴定. 段雅娟,曹士亮,于滔,李文跃,杨耿斌,王成波,刘宝民,刘长华. 2022

[4]30个玉米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鉴定与综合评价研究. 李帅,刘长华,曹士亮,褚力嘉,仲昭暄,刘宝民,于滔. 2019

[5]低温与土壤水分含量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曹士亮,王成波,于滔,李波,赵韦. 2016

[6]大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房郁妍,张利国,郑楠,李佩林. 2018

[7]基于遗传多样性评估燕麦品种的农艺性状. 王建丽,马利超,申忠宝,刘杰淋,朱瑞芬,韩微波,钟鹏,邸桂俐,韩贵清,郭长虹. 2019

[8]长期施肥下黑土肥力特征及综合评价. 郝小雨,周宝库,马星竹,高中超. 2015

[9]16份菊芋种质苗期耐盐碱性筛选与综合鉴定. 赵俊香,任翠梅,吴凤芝,刘守伟,王殿奎. 2015

[10]寒地水稻产量性状相关及聚类分析. 冯永祥,刘沐江,汪秀志,吕彦东,郑桂萍,钱永德,刘光雷. 2008

[11]水稻不同基因型耐盐相关性状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邹德堂,郭微,孙健,王敬国,刘化龙,郑洪亮,赵宏伟,谢冬微. 2018

[12]寒地粳稻苗期耐碱性综合评价. 韩笑,陆文静,王桂玲,周雪松,杜晓东,马文东,刘乃生. 2024

[13]辣椒种质资源形态学性状相关性、主成分与聚类分析. 赫卫,张慧,董延龙,王莹. 2018

[14]秋子梨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差异分析. 刘春光,齐丹,任爱华,杨悦,胡颖慧,刘畅,董航,汤佳翰,顾广军,曹玉芬. 2024

[15]外引矮秆玉米自交系性状综合评价. 刘海燕. 2009

[16]11个亚麻品种的产量特征分析. 吴建忠,赵茜,关凤芝. 2012

[17]不同性状对玉米种质优势类群划分结果的影响. 史桂荣. 2001

[18]寒地水稻种质资源萌发期耐冷性鉴定评价. 孙世臣,邹德堂,刘化龙,洛育,王敬国. 2007

[19]黄瓜耐冷性育种研究进展. 卢淑雯. 2007

[20]水稻耐冷性鉴定设施与应用. 李大林,杨庆,马文东,冯锡君,王翠,张献国.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