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何苗 1 ; 来琦芳 1 ; 么宗利 1 ; 隋延鸣 1 ; 陆建学 1 ; 高鹏程 1 ; 周凯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滤食性贝类;CO_2;碳收支;钙化率
期刊名称: 生态学杂志
ISSN: 1000-4890
年卷期: 2017 年 36 卷 04 期
页码: 1014-10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以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在不同温度、pH梯度下碳代谢情况,测定其摄食、呼吸、排粪和排泄等生理参数,并根据能量平衡原理估算了缢蛏的碳收支情况。结果表明:缢蛏从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sphaerica)中摄取的有机碳源主要通过呼吸代谢消耗、以粪便的形式排出,少部分随排泄代谢产物流出,余下的碳主要用作贝类自身的生长;在温度为23℃,pH值8.2时缢蛏对碳的利用率大于pH 7.6、7.9时对碳的利用率;在pH值8.2,温度在15~31℃范围内,缢蛏对碳的利用率出现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低pH和温度均显著影响缢蛏摄食率(P<0.05),温度为23℃时,随着pH的降低,缢蛏对球等鞭金藻的摄食率呈下降趋势;pH值8.2时,摄食率在15~31℃范围内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低pH和温度对缢蛏的耗氧率存在显著影响(P<0.05),温度为23℃时,随着pH的降低,缢蛏的耗氧率呈下降趋势;pH值8.2,缢蛏的耗氧率在15~31℃范围内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低pH、温度对缢蛏的排氨率和排粪率均不存在显著影响(P>0.05)。
- 相关文献
[1]pH对青蛤的钙化率和两种酶活性的影响. 蔡娟,周凯,盛文权,隋延鸣,来琦芳,陆建学,么宗利,高鹏程. 2018
[2]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对北方养殖网箱网衣附着藻类的生物清除作用. 吕旭宁,蒋增杰,方建光,邹健,房景辉,高振锟,姜娓娓,郭晓亮. 2017
[3]三疣梭子蟹幼蟹的摄食和碳收支. 王俊,姜祖辉,陈瑞盛,张波,唐启升. 2004
[4]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生态容量评估及其碳汇功能. 姜娓娓,房景辉,蔺凡,杜美荣,高亚平,方建光,蒋增杰. 2022
[5]桑沟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侯兴,高亚平,杜美荣,姜娓娓,李凤雪,董世鹏,李文豪,孟珊,王军威,张义涛,蒋增杰. 2021
[6]滤食性贝类养殖碳汇功能研究进展及未来值得关注的科学问题. 蒋增杰,方建光,毛玉泽,姜娓娓,房景辉,蔺凡,高亚平,杜美荣,李瑞环. 2022
[7]饵料浓度、温度对缢蛏能量代谢的影响. 何苗,周凯,么宗利,来琦芳,高鹏程,隋延鸣. 2017
[8]5种滤食性贝类对牙鲆的粪便、残饵及网箱养殖区沉降物的摄食行为. 张继红,吴桃,高亚平,唐望. 2013
[9]广东省海水养殖贝藻类碳汇潜力评估. 齐占会,王珺,黄洪辉,刘永,李纯厚,陈胜军,孙鹏. 2012
[10]沉积再悬浮颗粒物对3种滤食性贝类摄食生理的影响. 宋强,方建光,刘慧,张继红,王玲玲,王巍. 2006
[11]滤食性贝类养殖对浮游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齐占会,史荣君,于宗赫,徐淑敏,韩婷婷,徐姗楠,黄洪辉. 2021
[12]海水养殖践行"海洋负排放"的途径. 张继红,刘纪化,张永雨,李刚. 2021
[13]3种滤食性贝类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摄食研究. 赵俊梅,方建光,包振民,张继红,王巍,蒋增杰.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肃沿黄地区大口黑鲈大规格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试验
作者:付廷斌;来琦芳;孙真;周晋成
关键词: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反季节;苗种培育
-
盐碱水养殖固体废物生物炭对硫酸盐型盐碱土的改良效果评价
作者:朱润唐;陶红;来琦芳;高鹏程;周凯;孙真;么宗利
关键词:盐碱土;养殖固体废物;生物炭;改良剂
-
泥螺繁殖行为及早期发育的观察
作者:隋延鸣;蒋慧敏;孙可;陈馨雅;李磊;万连营;吕林兰
关键词:泥螺;卵群;胚胎发育;繁殖
-
高温胁迫对三倍体虹鳟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付廷斌;来琦芳;周凯;孙真
关键词: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高温胁迫;血清;生化指标
-
盐碱水中地衣芽孢杆菌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研究
作者:周成夷;么宗利;来琦芳;袁春营;高鹏程;陆建学;李燕;周凯;刘一萌;孙真
关键词:地衣芽孢杆菌;铜绿微囊藻;藻类抑制;无菌滤液;盐碱水
-
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作者:隋延鸣;郑亮;吕林兰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解决途径;发展方向
-
松花湖桦甸段水域中仔稚鱼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何苗;方弟安;陈永进;徐东坡;昝江伟;王小豪;罗慧
关键词:鱼类早期资源;群落结构;影响因素;松花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