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文洋 1 ; 张胜 2 ; 易干军 3 ; 晏石娟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2.康奈尔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蛋白质-代谢物互作;蛋白质-蛋白质互作;蛋白质组学;功能代谢组学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2 年 49 卷 011 期
页码: 86-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是一门鉴定和量化蛋白质与其他代谢物或蛋白质等分子相互作用的前沿技术,已成为研究植物系统生物学和多组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基于质谱的组学技术迅速发展,也促进蛋白质-代谢物相互作用(Protein-metabolite interaction,PMI)、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的发现和验证方法取得巨大进步,这些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在功能基因组和功能代谢组研究中逐渐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系统总结了过去10年不同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主要包括PMI和PPI)的分析策略,并详细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的相互作用类型,综述了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在植物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对植物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的应用策略和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瓶颈进行了总结.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植物胞内信号转导及代谢调控通路的解析,而精准解析信号网络中关键相互作用将为植物自身生长发育以及适应外界环境等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 相关文献
[1]蛋白质组学在仔猪肠道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续倩,高开国,蒋宗勇,林映才. 2011
[2]蛋白质组学及其在猪肉质改良中的应用. 刘敬顺,陈瑶生,彭国良,李加琪,张豪. 2003
[3]植物多倍体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王溢,唐翠明,戴凡炜,王振江,罗国庆. 2019
[4]昆虫病原真菌基因组学及多组学研究进展. 宋晓兵,彭埃天,凌金锋,陈霞,崔一平. 2021
[5]金线莲应答高温胁迫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梅瑜,王继华,蔡时可,陈栋. 2020
[6]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节瓜叶片总蛋白的方法研究. 赵芹,谢大森,彭庆务,郭巨先,周念. 2014
[7]小菜蛾蛋白质提取方法的比较. 王筱翔,林庆胜,尹飞,胡珍娣,陈焕瑜,沈斌斌,陈小帆,冯夏. 2015
[8]引发提高水稻劣变种子发芽率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樊帆,郭述近,高家东,周新桥,付华,张友胜,刘军,陈光辉. 2017
[9]蛋白质组学方法及其在农业生物科研领域的应用. 孔谦,陈中健,贝锦龙,崔百元,张卫娜,贾谏,陈庄. 2013
[10]烟草品种DB101青枯病症状发生前后部分蛋白质变化规律研究. 袁清华,谢锐鸿,马柱文,张振臣,李淑玲,李集勤,陈俊标.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纳米抗体-荧光素酶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构建
作者:陈文星;王凤华;谭晓亮;晏石娟;张军;吴绍文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纳米抗体;纳米荧光素酶;快速检测;生物发光酶联免疫分析
-
植物CRISPR/Cas无外源DNA基因组编辑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陆地;胡春华;盛鸥;杨乔松;窦同心;何维弟;邓贵明;高慧君;刘思文;李春雨;董涛;易干军;毕方铖
关键词:CRISPR/Cas;基因组编辑;无外源DNA;编辑元件载体;介导投送方式;生物安全
-
香蕉主要栽培类型的分类及其起源和演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盛鸥;林美富;何维弟;窦同心;李耀耀;刘灿灿;邓贵明;曾少华;易干军
关键词:香蕉;栽培类型;起源;演化;种质资源
-
‘丹霞2号’红茶加工过程中品质特征成分的动态变化研究
作者:徐旭华;黄文洁;陈旭峰;陈园园;吴绍文;李红建;晏石娟
关键词:红茶;加工;LC-Q-LIT-OT-MS;代谢组学
-
香蕉果实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构建及后熟转录因子MaMADS2互作蛋白筛选
作者:王川;盛鸥;窦同心;李斌;胡春华;杨乔松;邓贵明;董涛;李春雨;易干军;毕方铖
关键词:香蕉;酵母双杂交文库;MaMADS2;互作蛋白;果实成熟
-
采后处理对广藿香药材中精油组分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威;高艺;陈瑜珍;黄文洁;晏石娟;莫小路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广藿香;精油组分
-
葫芦科作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作者:江彪;闫晋强;晏石娟;谢大森;刘文睿;王敏
关键词:葫芦科作物;基因组;全基因组测序;物种进化;农艺性状;基因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