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播深环境下玉米耐深播性状杂种优势及遗传效应解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钟源 1 ; 赵小强 1 ; 李文丽 1 ; 张丹 1 ; 周文期 2 ;

作者机构: 1.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耐深播性;杂种优势;遗传效应;配合力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556-5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确定玉米耐深播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及遗传规律,本研究以耐深播性不同的22份亲本及组配的22份F1杂交种为试材,在3、15和20 cm播深下,采用加性-显性-母体遗传模型(ADM)分析了13个耐深播性状的杂种优势、遗传效应及配合力大小。结果表明,随播深增加玉米亲本和F1的出苗率、苗长、根长、中胚轴粗及根重降低,而中胚轴长、胚芽鞘长、中胚轴与胚芽鞘和、中胚轴与胚芽鞘比、胚芽鞘粗、苗重、中胚轴重及胚芽鞘重升高;Pearson和主成分分析(PCA)表明,这13个性状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形成了玉米耐深播响应机制。13个耐深播性状的杂交优势表现明显,F1杂种优势指数介于90.97%~175.64%;除中胚轴与胚芽鞘比、胚芽鞘重外,其余性状均表现为正向中亲和超亲优势。因此培育耐深播玉米品种时不仅需要注重对高亲、中亲及母本等主要基础材料的选择,还需兼顾杂种优势的影响,以提高育种选择效率。中胚轴长、胚芽鞘长、中胚轴与胚芽鞘和、中胚轴与胚芽鞘比及根长的加性遗传效应占主导地位,育种上可用简单回交法或单交重组法在早代对这些性状进行遗传改良;其余性状同时受加性与显性遗传主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的调控,这些性状最好在特定播深环境下进行遗传改良,以充分发挥其在特定环境下的杂种优势。13个耐深播性状的双亲一般配合力(GCA)及F1特殊配合力(SCA)间均差异显著,筛选出1份综合加性效应值良好的父本8802A,推测利用优良H21×8802A后代能改良创制一些优良耐深播玉米材料。本研究为玉米耐深播新品种培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 相关文献

[1]甜菜雄性不育系配合力对杂交种表现的影响. 漆燕玲. 1997

[2]辣椒苗期性状杂种优势的预测及相关性和配合力分析. 侯金珠,王兰兰. 2009

[3]马铃薯主要块茎性状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张荣,王一航,文国宏,李高峰. 2008

[4]玉米自交系KA105和91227的配合力分析. 杨彦忠,周玉乾,连晓荣,周文期,王晓娟,刘忠祥,何海军,寇思荣. 2021

[5]新引进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与利用评价. 何海军,寇思荣,杨彦忠. 2000

[6]胡麻温敏雄性不育产量相关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王利民,张建平,党照,党占海. 2016

[7]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相关生理生化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效应. 刘林波,孙万仓,刘自刚,杨刚,武军艳,方彦,李学才,侯献飞,张树娟. 2015

[8]甜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王晓娟,寇思荣,何海军,刘忠祥,杨彦忠,刘海鹰. 2019

[9]油用向日葵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及其相关分析. 葛玉彬,陈炳东,卯旭辉,贾秀苹. 2013

[10]16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及应用潜力分析. 连晓荣,周文期,杨彦忠,王晓娟,刘忠祥,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 2024

[11]春性甘蓝型杂交油菜配合力与遗传效应. 王毅,董云,靳丰蔚,庞进平,徐一涌. 2016

[12]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刘林波,孙万仓,刘自刚,武军艳,方彦,李学才,曾秀存,杨刚,董云. 2016

[13]胡麻两系杂交亲本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王利民,张建平,党照,裴新梧,党占海. 2016

[14]雄性不育基因工程及番茄杂种优势利用. 赵广荣,宋远佞,邵景成,胡志峰,杨永岗. 2000

[15]新型雄性不育亚麻的杂种优势及温敏效应初探. 张建平,党占海. 2002

[16]向日葵主要农艺与品质性状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贾秀苹,卯旭辉,岳云,梁根生,赵晓文. 2017

[17]油用亚麻杂交种产量及性状优势研究. 杨崇庆,党占海,张建平,王利民,赵利,颉瑞霞,王斌. 2009

[18]辣椒苗期杂种优势生理指标的早期预测. 侯金珠,王兰兰. 2009

[19]胡麻17份亲本及组合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党照,张建平,王利民,汪平,齐燕妮,李闻娟,谢亚萍,赵玮. 2024

[20]亚麻温敏雄性不育系F_1、F_2的优势分析. 王利民,党占海,张建平.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