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枝状镰孢的活性检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跃才 1 ; 章桂明 1 ; 刘作易 2 ; 程颖慧 1 ; 王颖 1 ; 陈洪俊 3 ;

作者机构: 1.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3.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荧光染色;活性分析;孢子萌发率

期刊名称: 菌物学报

ISSN: 1672-6472

年卷期: 2009 年 28 卷 02 期

页码: 84-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应用来源于美国、阿根廷的我国对外检疫性有害生物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枝状镰孢Fusariumv irguliforme共8个菌株,分别在43℃至47℃5个温度梯度下水浴处理1min至5min5个时间梯度,荧光染色后,经单细胞微量分析系统进行活性检测分析,设置传统萌发试验作为对照,结果表明:该病菌在47℃水浴处理4min即全部失活,SPSS统计分析得出该病菌的活性检测值与处理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处理时间(除菌株2-1和22825呈显著负相关外)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所设置的孢子萌发率与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之间也呈极显著负相关;活性检测值与萌发率两者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本研究表明活性检测可以替代传统的孢子萌发方法,从而大幅度缩短该病菌活性检测时间,明显提高检测效率。

  • 相关文献

[1]镉诱导PC12细胞自噬的形态学观察. 王棋文,胡飞飞,王涛,袁燕,顾建红. 2013

[2]甘蓝型油菜不同播期与小孢子发育状态荧光染色的研究. 李超,林茂,肖华贵,杨斌,饶勇,李加纳.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