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及其侵染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志伟 1 ; 谭玉梅 2 ; 任锡毅 2 ; 刘永翔 2 ; 黄永会 2 ; 刘作易 3 ;

作者机构: 1.贵州大学农学院

2.贵州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3.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茶叶;胶孢炭疽菌;根癌农杆菌;GFP标记;定殖

期刊名称: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ISSN: 1674-568X

年卷期: 2020 年 39 卷 008 期

页码: 3510-35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茶炭疽病是茶树上的叶部病害之一,在茶树上发生严重时会导致茶叶品质和质量的下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根癌农杆菌GFP基因表达载体质粒EGFP-PSK2251和一株茶胶孢炭疽菌(GZCC20-0218)为材料,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方法,构建茶胶孢炭疽菌的遗传转化体系,筛选获得稳定遗传的转化子.利用荧光显微镜技术揭示转化子在叶片组织内定殖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根癌农杆菌与茶胶孢炭疽菌的分生孢子在26℃,0.2 mol/L乙酰丁香酮(AS)诱导下得到转化子.对转化子进行绿色荧光检测、分子验证及遗传稳定性测定后,从而获得稳定遗传的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菌株.同时,试验表明GFP标记菌株仍具有致病性.GFP标记菌株进行茶叶侵染试验时,7d后茶叶发病率达到100%.发病叶片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发现胶孢炭疽菌的分生孢子可以在叶片的气孔和叶片组织内定殖.

  • 相关文献

[1]魔芋软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其GFP标记. 黄露,刘永翔,任秀秀,丁海兵,何天久,刘作易. 2014

[2]13种杀菌剂对杧果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陈文,黄海,谭清群,杨学辉. 2018

[3]贵州省火龙果炭疽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农药筛选. 赵晓珍,王荔,张雪,郑伟,张荣,秦永华,王正媛,张永忠. 2020

[4]草莓根部侵染草莓炭疽菌的致病动态变化过程. 赵玳琳,赵兴丽,卯婷婷,张敬泽,蔡磊,陶刚. 2016

[5]钩状木霉在辣椒根际定殖动态及其对辣椒疫病的生物防治. 赵兴丽,陶刚,娄璇,顾金刚. 2020

[6]丛枝菌根真菌与大田辣椒定殖共生研究. 娄璇,陶刚,王廿,卯婷婷,赵玳琳. 2019

[7]钩状木霉ACCC31649的GFP标记及其对辣椒定殖和促生作用. 赵兴丽,陶刚,赵玳琳,卯婷婷,王廿,顾金刚. 2017

[8]根癌土壤杆菌介导棒形青霉的遗传转化. 孙成龙,刘永翔,任锡毅,王玉臣,刘作易. 2015

[9]根癌农杆菌介导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的遗传转化. 王海,谭玉梅,刘永翔,王阶平,刘作易. 2012

[10]过敏反应促进蛋白基因hrap转马铃薯的研究. 黄先群,蒋敏华,陈坚,朱振宇,李丽,林忠平. 2010

[11]转hrap基因马铃薯获得晚疫病抗性研究. 黄先群,蒋敏华,陈坚,朱振宇,李丽,林忠平. 2011

[12]过表达FaSAMDC基因提高黑麦草属植物的抗旱性和耐热性. 曾庆飞,韦鑫,蔡一鸣,舒健虹,吴佳海,王小利. 2017

[13]贵州茶叶灰分含量分析. 刘晓霞. 2011

[14]厌氧/好氧处理对茶叶中GABA含量富集及其品质的影响研究. 沈强,潘科,郑文佳,罗显扬,张建. 2012

[15]茶叶咖啡碱检测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改进与探讨. 刘晓霞,周国兰,何萍,郑文丽,赵华富. 2010

[16]茶叶产业化经营的风险分析及其夫避策略. 喻云春. 2001

[17]"贵州茶叶"创刊简要的回忆. 汪桓武. 2012

[18]浅谈贵州茶叶深加工潜力与国内外发展现状的比较. 沈强,牟春林,潘科,郑文佳. 2010

[19]浅谈当前茶叶市场的四大营销模式. 吕军. 2014

[20]3种有机肥在茶树上的应用试验. 郭灿,王家伦,刘红梅,申立,高秀兵,何莲,卢天国,张正秋.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