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宏条形码技术的南海亮眶灯鱼食性初步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晓雷 1 ; 李敏 1 ; 陈作志 1 ; 张俊 1 ; 张帅 1 ; 齐占会 1 ; 徐姗楠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灯笼鱼;亮眶灯鱼;食性;宏条形码;胃含物;南海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22 年 003 期

页码: 22-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食性研究是鱼类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进行渔业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础。以南海亮眶灯鱼(Diaphus splendidus)为研究对象,提取其胃含物DNA,选用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 COI)作为分子标记进行扩增,通过高通量测序鉴定其食物组成。结果显示,亮眶灯鱼胃含物中共鉴定出饵料生物34种,隶属于5门7纲11目18科29属。亮眶灯鱼食物组成包括介形类、桡足类、端足类、鱼类、水母类、磷虾类、翼足类和多毛类。其中介形类、桡足类和端足类是其食物组成中的优势类群,这些优势类群与形态学鉴定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此外还检测出形态学方法未鉴定到的水母这一食物类群。研究表明宏条形码技术适用于南海亮眶灯鱼的食性分析,且比基于形态学的食性分析具有更高的鉴别潜力。

  • 相关文献

[1]珠江口万山群岛黄鳍棘鲷食性随年龄的变化特征. 杨禧越,刘永,李纯厚,唐广隆,张达娟,游奕来,潘淑芳,郑秋实,肖雅元,吴鹏. 2024

[2]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象山港海域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食性分析. 孙鹏,凌建忠,张辉,唐保军,姜亚洲. 2021

[3]灯笼鱼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李励年,朱文钊,缪圣赐. 2012

[4]南海灯笼鱼加工优质鱼粉的关键工艺研究. 黄卉,杨贤庆,李来好,陈作志,岑剑伟,郝淑贤,马海霞,黄碧霞. 2016

[5]长江口中国花鲈食性分析. 洪巧巧,庄平,杨刚,张涛,侯俊利,章龙珍,智玉龙,张航利,杨阳. 2012

[6]回捕牙鲆生长和摄食状况调查研究. 宋立民,于清海,袁立来,司飞,任玉芹,任建功,张红涛,李楠. 2019

[7]中国对虾胃内主要基础饵料检出率及其与对虾生长的关系. 孙修涛,麻次松,李健,赵法箴. 1997

[8]西北太平洋公海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胃含物及其摄食等级研究. 唐峰华,戴澍蔚,樊伟,崔雪森,张衡. 2020

[9]基于镜检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铜锈环棱螺胃含物分析. 张灿灿,张丹丹,王志强,罗福广,文衍红,蒋明,李艳和. 2023

[10]东南太平洋秋冬季智利竹筴鱼摄食习性的初步分析. 张衡,张胜茂,王雪辉,唐峰华,杨胜龙,化成君,何宗会,马海有. 2013

[11]长江口和杭州湾凤鲚胃含物与海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比较. 刘守海,徐兆礼. 2011

[12]珠江斑鱯食性的调查与分析. 胡隐昌,邬国民,陈焜慈,李恒颂,邓国成,李大疆. 2000

[13]广东鲂仔幼鱼生长与食性的研究. 谢刚,叶星,许淑英,潘德博,庞世勋,祁宝伦,苏植蓬. 2000

[14]"五国六方"南海渔业资源开发概况——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文莱与台湾的比较. 韩杨,刘利,杨子江. 2013

[15]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贾晓平,李纯厚. 2002

[16]南海区多鱼种渔业资源声学评估. 李永振,陈国宝,赵宪勇,陈毓桢,孙典荣,陈丕茂,张旭丰. 2002

[17]强壮藻钩虾食性分析及其对温度、盐度变化的响应. 韩永望,李健,陈萍,李吉涛,何玉英,常志强,戴芳钰,刘德月. 2012

[18]鱼类的食谱. 宋盛宪. 2004

[19]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黄海中南部鳗鱼食性的研究. 郭旭鹏,李忠义,金显仕,戴芳群. 2007

[20]海洋浮游纤毛虫摄食研究综述. 张武昌,陈雪,李海波,王超锋,梁晨,张珊,肖天.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