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江浙改良品种利用在粳稻杂交育种中的地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二男 1 ; 杜坚元 2 ; 高建春 2 ; 华国怀 2 ; 万建伟 2 ; 王才林 2 ; 王建平 2 ; 钟达兴 2 ; 高树人 2 ; 端木银熙 2 ; 孙金英 2 ; 顾人英 2 ;

作者机构: 1.苏州市职业大学农业分校

2.苏州市职业大学农业分校!苏州,215011,苏州市职业大学农业分校!苏州,215011,苏州市职业大学农业分校!苏州,215011,苏州市职业大学农业分校!苏州,215011,苏州市职业大学农业分校!苏州,21501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26,江苏省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望亭,215

关键词: 粳稻;改良品种;杂交组合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1998 年 01 期

页码: 17-24

摘要: 1980~1996年,利用太湖流域粳稻品种和从国内外引进的品种对其中江浙改良品种(系)和杂交育成品种(系)的系谱作了分析;对其抗稻瘟病性能的传递、性状的互补、杂种后代结构变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太湖地区粳稻育种亲本选配规律;围绕正确选择亲本进行了早熟晚粳新品种的选育。从而提出了使太湖地方品种与现代改良品种相结合及类间差异大的江、浙改良品种相结合,以解决生物学产量下降和增高收获指数的矛盾、高产和优质的矛盾,逐步创造出太湖地区新一代的高产、稳产、优质粳稻改良品种的常规育种途径。

  • 相关文献

[1]耐盐芦笋组合的筛选试验. 潘美红,薛萍,杨海峰,罗志丹,宁宇,陈振泰. 2016

[2]草莓育种中杂交组合优化配置及应用实例(英文). 李金凤,吉沐祥,糜林,万春雁,霍恒志,陈丙义,陈雪平. 2014

[3]糯玉米新组合苏玉(糯)4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黄小兰,薛林,蔡志飞,陈国清,陆虎华,印志同,石明亮. 2005

[4]热害对67个籼型杂交组合结实率的影响. 周义文,龚红兵,李闯,胡春明,林添资,盛生兰. 2009

[5]阿魏蘑杂交育种研究. 翟阳阳,宋金俤,吴成龙,曹艳芳,蒋宁. 2018

[6]草莓促成品种和杂交单株对炭疽病抗性的鉴定. 于红梅,赵密珍,钱亚明,王壮伟. 2011

[7]甜糯型玉米新品种‘苏科糯3号'选育技术报告. 陈艳萍,赵文明,孟庆长,孔令杰,郑飞,张美景,袁建华. 2013

[8]亚洲栽培稻两大亚种之间同工酶基因型的主要区别. 汤陵华,佐藤洋一郎,森岛启子. 2007

[9]不同粳稻品种组织培养力及愈伤组织细胞结构的比较. 李霞. 2012

[10]草鞋山遗址古代稻种类型. Tang Linghua,汤陵华,Y.I. Sato,佐藤洋一郎,T.T.Udatsu,宇田津徹朗,J.X.Sun. 2007

[11]南粳43亩产800公斤的氮肥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探讨. 仲维功,陈志德,杨杰,王军,王久龙,夏伍孝,万荣华,凌卫东. 2007

[12]江苏抗病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选育研究. 王才林,张亚东,朱镇,陈涛,赵庆勇. 2010

[13]南粳43亩产800公斤的氮肥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探讨. 仲维功,陈志德,杨杰,王军,王久龙,夏伍孝,万荣华,凌卫东. 2007

[14]粳稻外观品质选择效果研究. 王才林,朱镇,张亚东,赵凌. 2006

[15]江淮稻区中熟中粳品种主要品质性状表现和农艺性状演变特点分析. 徐大勇,吉建安,朱庆森. 2003

[16]粳稻外观品质选择效果研究. 王才林,朱镇,张亚东,赵凌. 2006

[17]吴江广福村遗址的古稻作研究. 王才林,丁金龙. 2007

[18]太湖地区水稻地方品种籼粳分类方法的比较. Tang Linghua,汤陵华,Sun Jiaxiang,孙加祥,Udatsu Tetsuro,宇田津徹朗,Sato Youitiro,佐藤洋一郎. 2007

[19]江苏高淳县薛城遗址的植物蛋白石分析. 王才林,周裕兴,王志高,张金喜. 2007

[20]陆地棉棉子油分含量QTL的定位. 徐鹏,郭婶婶,张香桂,倪万潮,沈新莲.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