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广东、海南普通野生稻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黎杰强 1 ; 罗葆兴 1 ; 潘大建 2 ; 梁能 2 ;

作者机构: 1.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

2.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

关键词: 野生稻;酯酶同工酶;酶谱相似系数;小生境;分子水平变异;形态变异

期刊名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0-5463

年卷期: 1999 年 04 期

页码: 78-84

摘要: 广东、海南普遍野生稻58份样本中酯酶同工酶的酶带数从8到15条均有,酶谱类型可归纳为17种类型.相同谱型的酶带种类和数量相同,酶谱相似系数为1,亲缘关系最密切,相似系数0.9以上的植株(样本)亦很密切;0.8-0.89用亲缘关系也很近.同一小生境的植株,会有不同的酶带和酶谱类型.由此可以说,分子水平的变异与形态的变异不一定同步,水稻不同小生境的植株,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变异和演化路线.

  • 相关文献

[1]几种野生稻甲醇提取物对害虫的行为干扰及对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万树青,刘祥发,冯国忠,潘大建. 2006

[2]朱砂根复合群形态性状的数量分析. 王军,夏念和. 2013

[3]酯酶同工酶电泳鉴定天优122、培杂双七种子纯度研究. 黎杰强,彭艺,徐翔飞,邓羽中,刘晖,张顺佳,范红超. 2005

[4]放线菌GAAS7310高产菌株的选育研究. 胡珍娣,林壁润,沈会芳. 2009

[5]野生稻对褐稻虱的抗性评价及利用初报. 黄巧云,潘大建,梁能,张良佑,曾玲,吴荣宗. 1992

[6]AB-QTL分析法及在水稻优异基因资源发掘和利用中的应用. 井赵斌,潘大建,曲延英,范芝兰,陈雨,陈建酉,陈芬,李晨. 2008

[7]中国野生稻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护. 徐志健,王记林,郑晓明,范芝兰,汤翠凤,王新华,刘文强,朱业宝,乔卫华,杨庆文. 2020

[8]广东普通野生稻雄性不育性的利用研究. 刘雪贞,潘大建,吴惟瑞,黄巧云,范芝兰. 2001

[9]含不同地区野生稻胞质的水稻雄性不育材料线粒体SSR标记分析. 孙炳蕊,范芝兰,李晨,陈雨,陈文丰. 2016

[10]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创新. 潘大建,范芝兰,李晨,周汉钦,陈建酉. 2006

[11]普通野生稻种质资源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鉴定. 徐羡明,林璧润,曾列先,杨祁云,黄巧云,吴惟瑞. 1991

[12]面向育种应用的高州野生稻片段导入系构建与产量性状QTL分析. 霍兴,柳武革,刘迪林,廖亦龙,付崇允,朱满山,李金华,曾学勤,马晓智,孔乐,王丰. 2024

[13]野生稻与栽培稻的杂种后代对褐稻虱的抗性机制初探. 张良佑,萧整玉,吴洪基,黄巧云,潘大建. 1998

[14]中国野生稻多样性的评价与保护研究进展. 潘大建,杨庆文,范芝兰,陈建酉,李晨. 2009

[15]几种野生稻抽提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拒食作用. 冯国忠,万树青,潘大建,罗倩,邓建朝. 2004

[16]野生稻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方法. 范芝兰,潘大建,李晨,陈建酉,陈雨,刘维. 2009

[17]稻属不同物种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s)分析. ^A范芝兰^B1%^A李晓方^B2%^A潘大建^B3%^A张祥喜^B4. 2003

[18]野生稻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与利用. 潘大建,范芝兰,李晨,周汉钦,陈建酉. 2005

[19]野生稻全DNA快速导入栽培稻获得新株系研究. 林红,范芝兰,尹艳,李晓方,罗文永,潘大建.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