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9号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军 1 ; 张太平 2 ; 魏忠芬 1 ; 李德文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

2.贵州省农业厅

关键词: 杂交油菜;黔油19号;品种选育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06 年 25 卷 08 期

页码: 94-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98-116 A与抗逆性强的双低恢复材料ZW 20-4测配,通过单株成对测交筛选鉴定出强优势组合黔杂2002-4,于200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黔油19号。该组合在2003~2005年的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产量为150.42 kg/667 m2,较对照油研7号(两年平均142.18 kg/667 m2)平均增产5.8%。该品种菜籽芥酸含量1.4%,含油量39.93%,硫苷含量37.29μmol/g。黔油19号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等优点。

  • 相关文献

[1]油菜新品种油研早18的选育. 侯国佐,侯燕,侯剑,何惠平,周琦,徐春. 2015

[2]杂交油菜新品种盛杂油10号的选育. 侯燕,侯剑,侯国佐,操成波,何惠萍. 2013

[3]高油双低核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宝油87的选育. 秦信蓉,杜才富,喻时周,高志宏,江兵. 2020

[4]甘蓝型“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的选育. 王通强,黄泽素,代文东,田筑萍,魏忠芬,何采平,杨晓容. 2003

[5]高亚麻酸萝卜胞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712的选育. 陈俊锟,曾章丽,高志宏,余顺波,戴祥来,陈大伦. 2021

[6]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1号的选育. 何采平,黄泽素,魏忠芬,王通强,罗鸿源,代文东. 2002

[7]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的选育. 张太平,王军,魏忠芬,李德文. 2004

[8]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9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王军,魏忠芬,李德文,张太平. 2008

[9]杂交油菜黔油22号稀植栽培生理特性研究. 代文东,黄泽素,唐容,李德珍,王少铭. 2013

[10]油菜单产200~250kg/667m~2的生育模式及控制技术研究. 侯国佐,张瑞茂,赵继献,程尚明. 2000

[11]杂交油菜益油1号直播密度试验. 王燕玲,张莹,罗绮霞,钟永先,张瑞茂. 2013

[12]双低高油分杂交油菜盛湘油9号的选育. 侯燕,侯剑,何惠萍. 2010

[13]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八号的选育研究. 杜才富,侯国佐,秦信容. 2000

[14]黔油10号制种高产栽培模式分析. 何采平,王尔明,黄泽素,魏忠芬. 2000

[15]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金油6号特征特性及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陈长艳,赵继献,程国平,任廷波,李子强,陈俊锟. 2011

[16]杂交油菜德新油27品种特性及制种技术. 侯剑,侯燕,何惠平. 2013

[17]不同磷钾肥及施用量对杂交油菜油研11号产量的影响. 李风华,徐小平,侯燕,邵明波. 2010

[18]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早18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程国平,余顺波,赵继献,王晓芳. 2017

[19]油研七号与秦油二号综合效益比较分析. 程尚明,张瑞茂,赵继献,王华,陈大伦. 2000

[20]油菜单产250kg/667m~2冬前调控技术的研究. 侯国佐.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