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大亚湾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对温排水和营养盐输入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谢福武 1 ; 刘华雪 2 ; 黄洪辉 2 ; 宋星宇 3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2.;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3.;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浮游植物;粒级结构;温排水;营养盐;大亚湾

期刊名称: 热带海洋学报

ISSN: 1009-5470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55-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亚湾核电站温排水对其邻近海域的生态效应日益突出。文章结合现场调查和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夏季和冬季大亚湾海域沿温排水温度梯度的浮游植物粒径结构特征,探讨了营养物质的输入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以期深入了解浮游植物对升温以及富营养化作用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适温条件对浮游植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在极高温(36.0℃)环境下则产生抑制作用,在排水口邻近高温区夏季和冬季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均呈较低分布。交互模拟实验发现不同季节浮游植物对于温度和营养盐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夏季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比温度明显,冬季温度的作用则更为显著。现场观测和模拟实验均显示,水温升高和营养盐加富均可造成小粒级浮游植物(<20μm)所占比例的增加;因此,升温和营养盐输入均可能导致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呈小型化趋势,并对食物网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海洋渔业的产量造成潜在影响。

  • 相关文献

[1]凡纳滨对虾大水面高盐养殖水体叶绿素a的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孙怡茹,张继红,吴文广,杜彦秋,孙威,冯旭,康秦梓,孔杰. 2024

[2]冬季大鹏澳海域微表层浮游植物色素特征的日变化研究. 陈飞羽,江涛,张玲,王小冬,马长江,王朝晖. 2016

[3]獐子岛海域冬季分级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吴文广,张继红,刘毅,王巍. 2018

[4]獐子岛及邻近海域秋季浮游植物的粒级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吴文广,张继红,刘毅,王巍,蔺凡. 2018

[5]大亚湾夏、冬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 粟丽,黄梓荣,罗艳. 2019

[6]大亚湾大鹏澳网箱养殖水域的浮游植物生态特征研究. 李纯厚,林钦,张汉华,蔡文贵,黄洪辉,戴明. 2005

[7]大亚湾湾口海域冬季浮游植物生长限制性元素研究. 王晓伟,李纯厚,戴明. 2007

[8]大亚湾海域春季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营养元素. 王晓伟,李纯厚,李占东,林琳,沈南南. 2007

[9]考洲洋海水营养盐分布及其与浮游植物的关系. 甘居利,林钦,李纯厚,黄洪辉,贾晓平. 2002

[10]桑沟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侯兴,高亚平,杜美荣,姜娓娓,李凤雪,董世鹏,李文豪,孟珊,王军威,张义涛,蒋增杰. 2021

[11]桑沟湾养殖水域春季和夏季营养限制的现场实验. 曲克明,宋云利,徐勇,孙耀,方建光. 2008

[12]日照紫菜养殖海域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梁洲瑞,孙藤芹,汪文俊,刘福利,曹原,梁启迪,孙昕,孙修涛,王飞久. 2019

[13]青岛崂山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孙雪梅,夏斌,过锋,陈碧鹃,石潇. 2013

[14]青岛近岸海域不同生态系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对比研究. 李晓娇,崔正国,孙雪梅,贾军,丁东生,陈碧鹃,陈聚法. 2024

[15]瓯江口春季营养盐、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分布. 陈雷,徐兆礼,姚炜民,张钊,陈胜,蔡圣伟,鲍旭平. 2009

[16]乳山湾生物理化环境现状研究. 崔毅,马绍赛,陈碧鹃,陈聚法,辛福言,周诗赉. 1999

[17]丰水期珠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粟丽,徐姗楠,李纯厚,陈作志. 2025

[18]滨海电厂温排水对临近海域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的影响研究. 傅强,朱礼鑫,沈盎绿,李道季. 2015

[19]秦山核电站温排水附近海域鱼类群落分布空间的差异. 蒋朝鹏,徐兆礼,陈佳杰. 2018

[20]大亚湾核电站温排水对邻近水域鱼卵、仔鱼的影响. 林昭进,詹海刚.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