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微生物絮凝法处理养鱼污水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菁 1 ; 管崇武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2.农业部渔业装备与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养鱼污水;培养;降解

期刊名称: 环境工程学报

ISSN: 1673-9108

年卷期: 2012 年 6 卷 08 期

页码: 2507-25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枯草杆菌为絮凝产生菌,优化养鱼污水对其培养条件,探讨其降解污水有机物效果及增殖变化,并讨论分析絮凝活性分布、成分组成。结果表明:pH 6.7~7.8、碳氮比20~40、COD≥85 mg/L养鱼污水(灭菌)培养该菌36 h,其培养液(2 mL投量)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率达39.5%,养鱼污水COD去除率达47.2%,絮凝菌生长良好;该絮凝菌其絮凝活性物质是菌体分泌物,成分主要为多糖。

  • 相关文献

[1]超声技术降解养鱼污水有机物研究. 杨菁,倪琦,徐皓,宋红桥. 2008

[2]电凝聚气浮法净化养鱼污水研究. 杨菁,管崇武,宋红桥. 2008

[3]工厂化养鱼水循环处理工艺技术及设备综述. 胡伯成,陈军,倪琦. 2003

[4]以海洋微藻为原料提取生物燃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王蒙,李纯厚,戴明. 2009

[5]海萝(Gloiopeltis furcata)藻体保存和容器内的培养方法. 陈素文,郭永坚,李俊伟,颉晓勇,朱长波. 2016

[6]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管理人才队伍的现状及培养建设. 吴滟,刘伟娜,胡海彦,蒋高中,徐跑. 2015

[7]哈氏弧菌EcGY020401优化培养. 陶家发,赖迎迢,潘厚军,石存斌,吴淑勤. 2010

[8]橘色双冠丽鱼黑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宋红梅,周康奇,田雪,汪学杰,刘超,刘奕,牟希东,胡隐昌. 2021

[9]低温硝化细菌培养装置的设计. 韩世成,陈中祥,蒋树义,曹广斌. 2010

[10]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在克氏原螯虾养殖中的应用. 张萍,周鑫,赵朝阳,徐增洪,任秀芳,柏爱旭. 2013

[11]浅析我国渔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陈红磊,蒋高中. 2015

[12]利用啤酒废水养殖螺旋藻研究. 郑爱榕,赵立清,詹力扬,陈清花. 2004

[13]糊状光合细菌的生长培养与特征. 常仁亮,冯秋星. 2000

[14]弧菌菌株发酵工艺初步研究. 陶家发,赖迎迢,任燕,康光辉,张悠,石存斌,吴淑勤. 2011

[15]中华鳖5种组织细胞的离体培养实验. 李晓莉,曾令兵,张燕,何力,许映芳. 2010

[16]EGCG对尼罗罗非鱼肌原纤维蛋白降解的抑制作用. 赵永强,杨贤庆,李来好,吴燕燕,魏涯,岑剑伟,孙祖莉,张红杰. 2018

[17]超声波辅助过氧化氢法降解坛紫菜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黄海潮,王锦旭,潘创,杨贤庆,戚勃,李来好,赵永强. 2020

[18]聚己内酯在海水中降解性能的研究. 陈晓蕾,石建高,史航,刘永利,张忭忭,王鲁民. 2010

[19]化学氧化剂-微生物协同作用对除草剂氟乐灵降解过程的影响. 季丽,宋超,张聪,陈家长,胡庚东,孟顺龙,范立民,裘丽萍,郑尧,刘颖,吴伟. 2017

[20]可生物降解PLA刺网与传统PA刺网的物理性能和捕捞效率的比较分析(英文). 舒爱艳,张敏,余雯雯,王越,石建高,王磊,闵明华.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