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茶树品种光合与水分利用特性比较及聚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春芳 1 ; 孙云 2 ; 陈常颂 3 ; 陈荣冰 3 ; 张木清 1 ;

作者机构: 1.福建农林大学农业部甘蔗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2.福建农林

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茶树;光合特性;数值分类;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8 年 34 卷 10 期

页码: 1797-18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自然条件下测定52个茶树品种叶片的光合与生理参数并对其进行数值分类以及主成分、聚类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选出3个主成分分析,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96.98%,Pn、Tr、Gs为第一主成分的主导因子,WUE、Ci均为第二主成分和第三主成分的主导因子;根据Pn、Tr、Gs和WUE4个指标聚类,52个茶树品种聚为5类,其中I类的15个品种为高光合速率、中等蒸腾速率、低气孔阻力、高水分利用效率类型,可用于茶树的品种改良;在聚类分析基础上用判别分析选出对茶树光合与生理性状数值分类有显著影响的4个参数,建立了5个判别能力较高的判别模型。

  • 相关文献

[1]生物黑炭和氮肥配施对茶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吴志丹. 2017

[2]茶树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孙君,朱留刚,林志坤,张文锦. 2015

[3]施氮量对茶树生长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吴志丹,尤志明,王峰,江福英,朱留刚. 2014

[4]不同茶树品种缺氮下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分析. LIN Zhenghe,林郑和,ZHONG Qiusheng,钟秋生,CHEN Changsong. 2013

[5]玉白色新品系“韩冠”叶片超微结构观测与光合特性. CHEN Changsong,陈常颂,LIN Zhenghe,林郑和,WANG Xiuping. 2014

[6]基于共词分析的国内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热点分析. 章细英,孔祥瑞. 2018

[7]ISSR标记在茶树品种遗传多态性研究中的应用. 唐玉海,郭春芳,张木清,陈常颂,陈荣冰. 2007

[8]不同留株密度圆叶决明生产性能及光合特性比较. 詹杰,罗旭辉,苏小珍. 2010

[9]双孢蘑菇栽培菌株遗传多样性的DNA指纹分析. 陈美元,廖剑华,卢政辉,郭仲杰,李洪荣,王泽生. 2007

[10]枇杷DUS测试技术体系构建的研究. 黄彪,胡又厘,郑少泉,蒋际谋,林顺权. 2011

[11]不同留株密度对圆叶决明生产性能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詹杰,罗旭辉,苏小珍,应朝阳,黄毅斌. 2011

[12]开窗对设施大棚葡萄植株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江莉,牛先前,王鹏博,陈婷,刘鑫铭,谢倩,陈清西,雷龑. 2023

[13]干旱和盐胁迫对冰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练冬梅,李洲,姚运法,张少平,林碧珍,洪建基,赖正锋. 2023

[14]建泽泻光合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研究. 周娟娟,谷巍,陈菁瑛,吴启南,巢建国. 2014

[15]施氮量对优质稻"福香占"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颖姮,陈丽娟,崔丽丽,詹生威,宋煜,陈世安,解振兴,姜照伟,吴方喜,卓传营,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2023

[16]西葫芦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CpNCED2基因的克隆及其干旱响应模式研究. 刘建汀,曾美娟,温文旭,王彬,陈敏氡,叶新如,朱海生,温庆放. 2021

[17]不同施磷水平对冷浸田水稻磷含量、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林诚,李清华,王飞,何春梅,钟少杰,李昱,林新坚. 2016

[18]低温弱光下普通丝瓜的生理响应及转录组测序分析. 王炫榛,程玉琦,陈敏氡,刘建汀,花秀凤,叶新如,李永平,温庆放,朱海生. 2023

[19]作物复合群体结构与高产光合生理生态研究概况. 林文. 2003

[20]缺氮条件下不同品种茶树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 林郑和,钟秋生,陈常颂,游小妹,陈志辉.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