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粱抗旱性鉴定方法及相关QTL定位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彬 1 ; 张一中 2 ; 周福平 2 ; 史红梅 2 ; 张海燕 2 ; 张晓娟 2 ; 范昕琦 2 ; 常建忠 2 ; 张桂香 2 ; 柳青山 2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2.null

关键词: 高粱;抗旱鉴定;抗旱指标;QTL定位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9 年 003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纤维和能源作物之一,因其根系发达、叶片蜡质层厚密、渗透调节能力强、光合效率高等特点,在干旱条件下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高粱在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和满足世界粮食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干旱是制约世界农业生产的主要逆境因素之一,如何解决高粱在干旱条件下的产量问题仍然是育种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给高粱抗旱育种提供参考,本文综述了高粱抗旱性的鉴定方法、鉴定指标和优异抗旱种质资源,以及高粱花前抗旱和花后抗旱相关性状QTL定位的研究进展,并对高粱抗旱性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认为应建立规模化高粱种质资源抗旱鉴定体系、选择合适的全生育期自然鉴定地点,筛选抗旱种质资源;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高效挖掘高粱抗旱性基因;建立高粱遗传转化体系、运用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加快高粱抗旱育种进程.

  • 相关文献

[1]40份山西黍稷资源抗旱性鉴定. 王杨,谭梦玉,王海岗,陈凌,王瑞云,乔治军. 2022

[2]山西省谷子种质资源及抗旱种质的筛选利用. 温琪汾,王纶,王星玉. 2005

[3]2015年黄淮海大豆多点鉴定抗旱性评价. 赵晶云,马俊奎,刘学义. 2016

[4]抗旱节水小麦分子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刘莉,裴磊,卫云宗. 2020

[5]QTL定位在作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李捷,宋志文,吴慎杰. 2003

[6]小麦幼苗耐热性的QTL定位分析. 李世平,昌小平,王成社,景蕊莲. 2012

[7]利用BSA方法发掘谷子刚毛长度相关QTL. 贾娅楠,李可扬,贾举庆,张艾英,张莉,郭世华. 2022

[8]小麦面粉谷蛋白溶涨指数的遗传方式及QTL定位. 常柳,张兰萍,逯成芳,任永康,尤明山,李保云,唐朝晖. 2011

[9]小麦面粉膨胀势的遗传方式 QTL定位. 常柳,田宝坤,张兰萍,逯成芳,任永康,王玉琴,尤明山,李保云,唐朝晖. 2011

[10]谷子分蘖相关QTL定位及紧密连锁标记开发. 杜晓芬,王军,李云飞,王智兰,袁国保,杜国华,韩芳,彭建祥,张文娜,蔡伟,袁峰,崔巨多,郭二虎,邹洪锋,张林义,彭书忠. 2018

[11]小麦面粉膨胀势的遗传方式及QTL定位. 常柳,田宝坤,张兰萍,逯成芳,任永康. 2011

[12]小麦品系CH7034中耐盐QTL定位. 张潇文,李世姣,张晓军,李欣,杨足君,张树伟,陈芳,常利芳,郭慧娟,畅志坚,乔麟轶. 2022

[13]小麦材料CH7034中成株期抗白粉病QTL定位. 李欣,张晓军,乔麟轶,刘成,郭慧娟,李锐,梅超,张树伟,畅志坚. 2019

[14]高粱种质资源不同贮藏年份的生活力及生理特性研究. 乔燕祥,周建萍,温琪汾,赵卫红. 2012

[15]晋杂18号高粱杂交制种技术. 杨伟,王呈祥,白志良,刘勇. 2005

[16]新型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SX-1A的创制与饲草高粱晋草1号的选育. 张福耀. 2004

[17]山西省酿造专用高粱品种的开发应用. 吕慧卿. 2004

[18]高粱杂交种晋杂18号的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 杨伟. 2004

[19]国内外优异高粱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张桂香. 2004

[20]高粱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梁小红.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