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水温和养殖密度对大鳞鲃幼鱼的生长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伟 1 ; 耿龙武 1 ; 姜海峰 1 ; 佟广香 1 ; 李晨宇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大鳞鲃(Barbus capito);温度;密度;生长

期刊名称: 淡水渔业

ISSN: 1000-6907

年卷期: 2016 年 46 卷 05 期

页码: 96-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分别进行水温和密度对大鳞鲃(Barbus capito)幼鱼的生长影响实验,旨在探索大鳞鲃适宜的放养密度和生长温度。水温实验设计为6个梯度值15℃、18℃、21℃、24℃、27℃、30℃,幼鱼初始体重为9~12 g,投喂75 d后,结果得出:在水温15~27℃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终末体重会逐渐增加,27℃时最大值为(44.47±9.54)g,水温达到30℃时,终末体重开始下降。24℃、27℃和30℃组体重增长无显著差异,但温度达到30℃时,体重变异系数最大,为(29.82±11.36)%。密度实验设计为4个梯度值20 ind/m3、15 ind/m3、10 ind/m3、5 ind/m3,幼鱼初始体重为0.6~0.7 g,投喂60 d后,结果得出:随着放养密度的下降,体重增长的速度越快。体重、特定增长率、日增重变化在密度为5 ind/m3时最高,密度10 ind/m3与15 ind/m3没有显著差异,达到20 ind/m3时会显著下降。综合考虑,大鳞鲃适宜的养殖温度在24~27℃,静水池塘的放养密度建议在15 ind/m3左右。

  • 相关文献

[1]北方寒地池养大鳞鲃生长和越冬成活. 徐伟,耿龙武,李池陶,佟广香,刘晓勇,张勇旺. 2012

[2]温度、盐度和密度对菲律宾蛤仔稚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吴磊,涂康,周丽青,刘志鸿,吴彪,孙秀俊. 2024

[3]温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BAI Hai-wen,白海文,ZHANG Ying,张颖,LI Xue. 2011

[4]养殖密度和温度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生长影响实验研究. 黄宁宇,夏连军,么宗利,周凯,高露姣,来琦芳,施兆鸿. 2005

[5]环境胁迫对河蚬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徐钢春,顾若波,闻海波,华丹,聂川. 2007

[6]密度胁迫对中国对虾幼虾生长、抗氧化系统功能及水质指标的影响. 张海恩,何玉英,李健,胡硕,韩旭. 2020

[7]圆斑星鲽网箱养殖研究. 秦搏,陈四清,曹栋正,刘长琳,燕敬平,胡建成,王志军. 2014

[8]放养密度对网箱养殖俄罗斯鲟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张涛,苏兴雪,章龙珍,侯俊利,许式见,李伟杰,高露姣,王斌,庄平. 2014

[9]不同密度三疣梭子蟹混养中国明对虾、青蛤对生长、经济效益及水质的影响. 葛红星,郭洛宇,申欣,李健,董志国. 2023

[10]生态基挂设密度对草鱼生长性能和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王金林,郁二蒙,李志斐,王广军,余德光,谢骏. 2017

[11]青蛤受精卵和幼虫密度对孵化和生长的影响. 周琳,于业绍,陆平,杨世俊. 1999

[12]温度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及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李文龙,梁兴明,梁萌青,张天时,孙德强. 2017

[13]温度对杂合克隆牙鲆性别分化、性比和生长的影响. 唐晓阳,姜宏波,刘海金,孙朝徽,张晓彦,王桂兴,司飞. 2015

[14]温度对达氏鳇、施氏鲟及其正反杂交种生长的影响. 宋聃,张颖,吴文化,刘晓勇,曲秋芝,孙大江. 2017

[15]实验室培养下温度和盐度对底栖有孔虫Ammonia aomoriensis (Asano,1951)存活和生长的影响——基于形态测量. 李蒙,类彦立,李铁刚,王雪皎,郑萌萌,曹丽娜. 2018

[16]温度对红鳍东方鲀早期生长和性别分化的影响. 刘永新,周勤,张红涛,姜长波,张福崇. 2014

[17]温度对驼背鲈幼鱼生长、耗氧和热耐受性的影响. 张善发,董宏标,王茜,张家松. 2021

[18]温度和盐度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水科1号"生长、消化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纪凯,黄天晴,谷伟,刘恩慧,王高超,王炳谦,郭福元,曹学彬,郑龙华,董福霖,徐革锋. 2023

[19]温度对半滑舌鳎生长及性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影响. 汪娣,田永胜,齐文山,温海深,陈松林. 2014

[20]温度对施氏鲟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白海文,张颖,李雪,孙大江.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