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茎点霉真菌Phoma adianticola引起的一种茶树新病害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文 1 ; 陈瑶 1 ; 陈小均 2 ; 姚雍静 1 ; 周玉锋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茎点霉;Phoma adianticola;茶树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16 年 01 期

页码: 59-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一种引起茶树芽头褐变的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研究。通过柯赫氏法则,成功分离得到了致病菌株。菌株PDA培养条件下的形态学和rDNA-ITS分子鉴定结果表明,此病原菌为茎点霉属真菌。按照茎点霉属真菌鉴定程序开展了鉴定研究。此菌在OA和MA培养基上培养7 d后,菌落平均直径6.0~6.4 cm;分生孢子器圆球形,具孔口,器外壁光滑或有菌丝附着;分生孢子橄榄球形,无隔,多数具2个游球,大小为4.9~6.3μm×2.1~2.8μm;NaOH颜色反应呈黄绿色。根据上述特征,初步鉴定此病原菌为Phoma adianticola。由P.adianticola引起的茶树芽头褐变可能是茶树的一种新病害。根据此菌侵染后的症状,暂将其表述为茶树褐芽病。

  • 相关文献

[1]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 魏进,段婷婷,朱淮武,廖国会. 2011

[2]贵州省茶园蓟马类害虫的研究概况. 吕召云,周玉锋,孟泽洪. 2013

[3]全国茶树品种区试贵州点的表现. 周富裕,刘红梅,姚雍静. 2009

[4]茶树机采与手采结合是必由之路. 刘红梅. 2007

[5]生长调节剂在茶树抗性方面的研究及应用. 陈娟. 2013

[6]贵州罗甸茶树高效快繁育苗技术研究. 张正秋,王惠泽,罗显扬,聂军,周富裕,曹雨,贺西亮,张正霞. 2010

[7]茶树智能化快繁扦插育苗技术. 周顺珍,周国兰,罗显扬,赵华富. 2011

[8]鲁虹牌全营养生态肥在茶园中的应用研究. 姚雍静,郑文佳,申东. 2008

[9]茶树对铅、镉、铜的吸收累积特性研究. 刘声传,罗显扬,赵志清,喻云春,赵华富,魏杰,吕军. 2011

[10]机采与手采的有机结合是茶叶采摘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郑文佳,刘红梅. 2007

[11]茶树高效快繁育苗新技术. 张正秋,王惠泽,罗显扬,周富裕,曹雨. 2011

[12]湄潭苔茶良种组培快繁技术初探. 周国兰,黄燕芬,赵华富,刘晓霞,何萍. 2011

[13]不同沼液用量对有机茶树生长发育及其品质的影响. 刘红梅,陈娟,魏杰,申东,曹雨. 2014

[14]沼液对有机茶树生长发育及其生化成分的影响. 刘红梅,陈娟,魏杰,申东,曹雨,皮发娟,刘晓霞. 2014

[15]早生茶树新品种黔茶8号. 陈正武,陈娟,龚雪,曹雨,刘红梅. 2014

[16]适宜贵州种植的茶树良种简介. 刘红梅,陈娟. 2013

[17]低温胁迫下茶树喷施6-BA的生理指标变化. 陈娟,郭燕,胡伊然,郭灿,陈晏飞,高秀兵. 2016

[18]不同类型叶面肥对夏茶新梢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李燕,杨春,林开勤,刘声传,鄢东海,周玉锋. 2017

[19]无性系良种茶园的多组合生产方式效益分析. 周正邦,赵翠英,王国华,汪恒武,林黔波. 1991

[20]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应用研究进展. 郭灿,高秀兵,何莲,张钦,孟泽洪,吕召云,陈娟.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