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八种高盐腌制芥菜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对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俐 1 ; 胡伯凯 2 ; 吴康云 2 ; 邓英 2 ;

作者机构: 1.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省农畜产品贮藏与加工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园艺研究所

关键词: 芥菜;风味物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硫甙降解产物

期刊名称: 食品与机械

ISSN: 1003-5788

年卷期: 2013 年 05 期

页码: 10-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镇远圆杆青、清镇本地青、黔青2号、鸡冠青菜、晴隆青菜、黔青1号、黔紫红和广西客家芥菜为原料进行高盐腌制,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质谱(GC-MS)装置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8个品种高盐腌制芥菜的风味成分中共检测出32种组分,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为硫甙降解产物、醇类及杂环类物质,其中硫甙降解产物中异硫氰酸烯丙酯的相对含量最高,是芥菜的主要风味物质;醇类则以异丁醇、3-甲基-1-丁醇、2-甲基-1-丁醇为主;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是杂环类物质的主要成分。各品种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略微不同,有26~31种,腌制后风味迥异主要源于各主要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差异、不同的带菌种类及硫甙的水解方式。

  • 相关文献

[1]电子鼻结合顶空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贵州不同品种辣椒发酵后挥发性成分. 陆宽,王雪雅,孙小静,霍昕,高玉琼,冯发进,杜成兴. 2018

[2]芥菜类蔬菜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邓英,吴康云,郭惊涛,孟平红,宋明. 2009

[3]叶芥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相关性. WU Kang-yun,吴康云,邓英,DENG Ying,GUO Jing-tao,郭惊涛,MENG Ping-hong,孟平红,HUANG Xian-qun. 2012

[4]芥菜AGL18家族成员与开花整合子SOC1的互作分析. 李朝闯,马关鹏,谢婷,陈娇,王志敏,宋明,汤青林. 2017

[5]不同品种芥菜发酵酸菜的品质分析. 孟繁博,黄道梅,郑秀艳. 2021

[6]芥菜小孢子培养及染色体加倍技术体系的优化. 储玉凡,陈野,付文苑,姚培杰,张志琪,兰凯,余长春,万正杰. 2024

[7]芥菜SRO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杨巍,赵丽芬,唐兵,周麟笔,杨娟,莫传园,张宝会,李飞,阮松林,邓英. 2024

[8]8种芥菜品种腌制适应性及品质评价. 胡伯凯,徐俐,吴康云,邓英,钟潇. 2013

[9]8种芥菜的高盐腌制适应性研究及品质评价. 胡伯凯,徐俐,钟潇,周娇,王梅,吴康云,邓英. 2013

[10]芥菜全基因组中Hsf基因家族鉴定与分析. 杨巍,唐兵,谭国飞,付文苑,王青青,曾庆鸿,王洪亮,马建云,张睿,施绍斌,邓英. 2023

[11]叶用芥菜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的完善及DH系创制. 邓英,唐兵,付文苑,杨静,陶莲,吴康云. 2018

[12]芥菜SBP-box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杨巍,赵丽芬,杨娟,唐兵,付文苑,王青青,莫传园,张宝会,奥宁,李裕荣,李飞,王天文,邓英. 2023

[13]外源褪黑素对芥菜抽薹开花的生理效应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刘炼,李景飞,马关鹏,王志敏,魏大勇,汤青林. 2024

[14]腊梅花精油化学成分分析(英文). 沈强,刘晓博,张小琴,司辉清. 2014

[15]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快速检测杨梅中噻嗪酮残留. 龙家寰,李刚,张盈,魏进,段婷婷. 2017

[16]3种百香果果实糖含量与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分析. 王宇,王红林,方晓彤,穆波,曾帆,马玉华,周俊良. 2021

[17]电子鼻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不同酒龄酱香型白酒挥发性成分. 蒲璐璐,戴怡凤,李豆南,郭灿,姚键梅,徐浩,邱树毅. 2021

[18]贵州野生羊肚菌的挥发性物质及香气品质分析. 罗凯,吕金丽,吴迪,吕树鸣,罗开源,张冬莲,汪志威,李秀亚,李伟,焦仁军,桂阳. 2025

[19]4种干燥方式下火龙果挥发性成分的比较分析. 孟繁博,林茂,陈曦,黄道梅,郑秀艳,汤鹏宇. 2025

[20]基于电子鼻及HS-SPME-GC-MS分析乳酸菌发酵不同碳源刺梨汁风味特征. 王辉,罗婧文,龙明秀,王梅,陈中爱,陈朝军. 202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