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创制红菜薹早熟DH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丽芬 1 ; 邓英 2 ; 付文苑 2 ; 王青青 2 ; 杨巍 2 ;

作者机构: 1.贵州大学农学院

2.贵州省园艺研究所

关键词: 红菜薹;游离小孢子培养;植株再生;早熟型DH系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37-1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获得早熟型的双单倍体(DH)植株,加快早熟型红菜薹育种进程,本研究以15个早熟型红菜薹品种为试材,进行小孢子培养,观察小孢子发育过程并对再生植株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当花瓣/花药(P/A)长度比值为0.6~0.8时,红菜薹小孢子72%~78%处于单核靠边期;共有6个基因型红菜薹出胚,其中出胚率最大的为gy21-55,平均出胚率为14.3胚/蕾;选取子叶形胚进行植株再生,成苗率在90%以上;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再生植株进行倍性鉴定,平均自然加倍率达76.8%。gy21-40、gy21-55表现出早熟特性,与对照植株相比获得的DH植株可分别提早5 d和8 d抽薹。

  • 相关文献

[1]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研究进展. 赵大芹,潘业勤,陶莲,张朝君. 2008

[2]贵州红菜薹常见病害的防治. 杨巍,邓英,张丽,唐兵,施绍斌,李正丽. 2020

[3]微型结球白菜小孢子的培养及植株再生. 卢松,陶莲,吴康云,邓英,王天文,赵大芹. 2015

[4]大白菜游离小孢子的培养及植株再生. 邓英,陶莲,李正丽,郭惊涛,吴康云,孟平红,赵大芹. 2012

[5]马铃薯品种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邱礽,陶刚,朱英,黄永会,程仪琳,刘作易. 2009

[6]基因型和激素对转基因马铃薯植株再生的影响. 蒋敏华,黄先群,李丽,李云,杨清. 2007

[7]叶用芥菜游离小孢子的培养及其植株再生. 吴康云,陶莲,李正丽,邓英,孟平红,赵大芹. 2011

[8]紫苏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徐静,王仙萍,商志伟,杨森,温贺,沈奇. 2017

[9]观赏草新西兰绿箭亚麻种子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许红娟,杨澜,杜致辉,崔嵬,黄贵川,陈之林. 2023

[10]基因型效应对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影响. 黄先群,唐丽,黄燕芬,颜怀珍.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