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合浦珠母贝3个养殖群体双列杂交F_1代的生长和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桂菊 1 ; 陈飞飞 2 ; 刘宝锁 2 ; 范嗣刚 2 ; 刑孔武 2 ; 喻达辉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南海资源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南海资源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双列杂交群体;生长;配合力;杂交优势

期刊名称: 海洋科学

ISSN: 1000-3096

年卷期: 2016 年 40 卷 02 期

页码: 26-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开展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遗传改良和培育优质新品种,作者利用合浦珠母贝北海养殖群体(B)、徐闻养殖群体(X)和三亚养殖群体(S)进行双列杂交,获得3个种群内自繁群体及6个种群间杂交群体。对8月龄F1代的壳长、壳高、壳宽和体质量4个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计算了各组合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的各性状值普遍高于自繁群体,其中S(♀)×B(♂)和S(♀)×X(♂)杂交组合的各性状值极显著高于其他组合。三亚群体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最大,S(♀)×X(♂)组合各性状特殊配合力最大,其次是S(♀)×B(♂)组合。杂交子一代4个生长指标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0.24%~52.62%)。不同杂交组合间和不同性状间的杂种优势存在差异,其中,S(♀)×B(♂)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明显,其反交组合B(♀)×S(♂)杂交优势程度不高,且在壳宽上表现出较低的杂种优势率(0.24%);S(♀)×X(♂)杂交组合杂种优势率比反交组合X(♀)×S(♂)高。体质量的平均杂种优势率均高于其他3个性状。该研究的结果表明杂交群体性状的改进为进一步选育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献

[1]合浦珠母贝幼体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及其相关性分析. 郭华阳,张殿昌,李恒德,陈明强,吴开畅,李有宁,江世贵. 2011

[2]合浦珠母贝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油九菊,范嗣刚,黄桂菊,郝博飞,陈飞飞,喻达辉. 2015

[3]合浦珠母贝C型凝集素2的序列特征和表达分析. 胡钰婷,张殿昌,江世贵,苏天凤,崔淑歌,郭华阳,陈明强. 2011

[4]中药对合浦珠母贝插核手术伤口愈合效果和珍珠质量的影响. 张希,邢孔武,喻达辉,黄桂菊. 2011

[5]双列杂交分析比较两个养殖群体杂交牙鲆抗病力. 徐田军,王磊,陈松林,田永胜. 2009

[6]合浦珠母贝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生长性状比较. 罗会,刘宝锁,黄桂菊,范嗣刚,喻达辉. 2016

[7]罗氏沼虾缅甸引进种和浙江本地种及其杂交种的生长性能与SRAP分析. 周劲松,曹哲明,杨国梁,李建林,张志伟,吴婷婷. 2006

[8]建鲤与黄河鲤的杂交优势研究及主要生长性状的通径分析. 佟雪红,董在杰,缪为民,袁新华,王建新,岳春梅,林连升. 2007

[9]建鲤自交及与黄河鲤正反杂交子代的生长比较和通径分析. 佟雪红,袁新华,董在杰,缪为民,苏志烽,岳春梅,林连升. 2008

[10]吉富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自繁与杂交F_1遗传特性与抗病力分析. 强俊,杨弘,马昕羽,王辉,徐跑. 2015

[11]温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BAI Hai-wen,白海文,ZHANG Ying,张颖,LI Xue. 2011

[12]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大口黑鲈生长及鱼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牛纪锋,吴锐全,谢骏,王广军,余德光. 2010

[13]4个不同地理群体刺参杂交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郑言鑫,赵春暖,于涛,蔡忠强,林建国,秦搏. 2017

[14]斑节对虾3个种质群体体质量性状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周发林,杨其彬,姜松,杨丽诗,李运东,黄建华,江世贵. 2021

[15]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快速生长品系和高成活率选育品系的配合力分析. 马爱军,王新安,黄智慧,孙志宾,刘志峰,崔文晓,曲江波. 2017

[16]延迟投饵对半滑舌鳎仔鱼生长、存活和体成分的影响. 常青,陈四清,马静,梁萌青,郑珂珂. 2011

[17]中国紫蛤的人工育苗. 吴进锋,陈素文,陈利雄,朱长波,奚祝生,庄娘惜. 2009

[18]周期性断食对皱纹盘鲍生长、摄食、排粪和血细胞组成的影响. 任黎华,张继红,王文琪,杜美荣,张明亮,高亚平,吴桃. 2012

[19]不同饲料对半滑舌鳎摄食、生长及饲料利用的比较研究. 贾磊,刘皓,陈京华,王彦怀,宋文平. 2010

[20]饥饿对条石鲷仔稚鱼生长发育的影响. 孙中之,柳学周,徐永江,李娟,曲建忠,兰功刚,梁翻.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