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河北省冬小麦氮磷钾肥产量效应研究 被引量:1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丽敏 1 ; 高露 1 ; 雷雅坤 1 ; 刘宁 1 ; 胡景辉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冬小麦;氮肥;磷肥;钾肥;;供肥能力;农学效率;最佳施肥量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年卷期: 2018 年 A01 期

页码: 177-1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确定不同生态类型区冬小麦的最佳施肥量与施肥模型,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对河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冬小麦栽培施用的氮、磷、钾肥效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生态类型区冬小麦产量差异很大,表现为山前平原区>低平原区>太行山丘陵区>滨海平原区,且各地区小麦田施肥区较不施肥区的增产量和增产率顺序均为NPK配施>NP配施>NK配施>PK配施;低平原区、山前平原区、太行山丘陵区和滨海平原区冬小麦最佳施氮量分别为200.77,201.18,151.07,150kg/hm^2,最佳施磷肥量为144.23,140.44,98.37,120kg/hm^2,最佳施钾肥量为144.23,140.44,98.37,120kg/hm^2.4个生态类型区土壤的供肥能力均表现为:钾肥>磷肥>氮肥.按照地区进行排序,土壤供氮肥能力依次为太行山>低平原>山前平原>滨海平原,供磷肥能力为太行山>山前平原>低平原>滨海平原,供钾肥能力为低平原>太行山>山前平原>滨海平原.在不同生态类型条件下,冬小麦的氮、磷、钾肥的肥料农学效率存在明显差异,除山前平原外,其他均表现为磷肥最高,钾肥最低,氮肥居中.综合分析认为,在低平原、太行山丘陵和滨海平原区域,应重视磷肥的施用;山前平原地区增加氮肥的施用量,能够有效提高冬小麦产量.

  • 相关文献

[1]河北省冬小麦氮磷钾肥产量效应研究. 孙丽敏,高露,雷雅坤,刘宁,胡景辉. 2018

[2]配方施肥对成熟期谷子氮磷钾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郝洪波,李明哲. 2010

[3]氮磷钾调控对苜蓿生产影响的研究进展. 秦文利,刘忠宽,刘振宇,智健飞. 2008

[4]海河低平原区施氮磷肥对高丹草生产性能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李源,赵海明,游永亮,刘贵波,翟兰菊,武瑞鑫. 2017

[5]长期氮磷不同施用量对土壤细菌、硝化与反硝化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杨亚东,宋润科,马俊永,曾昭海. 2018

[6]河北省冬小麦主产区控释尿素应用效果研究. 韩宝文,贾良良,刘小玲,李春杰,邢素丽,刘孟朝. 2010

[7]栽培措施和样本大小对冬小麦离体叶片失水的影响. 马瑞昆,贾秀领,蹇家利,鲁建立. 1998

[8]不同农田产量水平下养分管理措施对冬小麦产量·养分效率的影响. 贾良良,李春杰,刘孟朝,韩宝文. 2012

[9]含硝化抑制剂复合肥对玉米的节肥增产效果研究. 肖焱波,杨丛梅,高强,韩宝文,贾良良. 2009

[10]有机肥在番茄上的最佳施用量及经济效益研究. 李艳宁,李建波,黄少辉,张晓萌. 2019

[11]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华北夏玉米推荐施肥效应研究. ZHANG Jia-jia,张佳佳,徐新朋,XU Xin-peng,WANG Yi-lun,王宜伦,JIA Liang-liang,贾良良,CUI Rong-zong. 2016

[12]利用5年定位试验研究华北小麦适宜施氮量. Yang Yunma,杨云马,Jia Shulong,贾树龙,Sun Yanming,孙彦铭,Jia Liangliang. 2016

[13]磷肥施用深度对夏玉米产量及根系分布的影响. 杨云马,孙彦铭,贾良良,贾树龙,孟春香. 2018

[14]河北省典型土壤磷库状况及对长期施磷和秸秆还田的响应. 黄欣欣,廖文华,刘建玲,贾良良,刘孟朝,杨云马,杨羚. 2017

[15]低温胁迫下磷肥对日光温室番茄苗期生长及生理活性的影响. 李熹,王丽英,张彦才,刘明分,李巧云,陈丽莉,翟彩霞. 2007

[16]磷肥对日光温室番茄磷营养和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张彦才,李若楠,王丽英,刘孟朝,武雪萍,吴会军,李银坤. 2008

[17]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土壤磷与磷肥产量效应变化. 刘建玲,吴晶,贾可,廖文华,吕英华,马俊永. 2022

[18]日光温室番茄苗期磷肥需求阈值研究. 李熹,王丽英,张彦才,刘明分,翟彩霞,李巧云,陈丽莉,崔秋花. 2007

[19]磷肥配施生物质改良剂对盐渍土改良与玉米增产的效应. 王雨,刘传洲,陈金林,刘广明,王秀萍,姚荣江. 2023

[20]温室滴灌条件下施用鸡粪和磷肥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刘志平,武雪萍,李若楠,郑凤君,张孟妮,李生平,宋霄君.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