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洪 1 ; 董红芬 1 ; 李爱军 1 ; 郑向阳 1 ; 阎晓光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品种;选育;特征特性
期刊名称: 种子科技
ISSN: 1005-2690
年卷期: 2011 年 29 卷 03 期
页码: 23-24
摘要: 长单48号是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于2001年育成的新品种,组合为P4/18599。2008年通过山西省审定(晋审玉2008005),2010年通过陕西省认定(陕引玉2010011)。该品种属中晚熟品种,约需≥10℃有效积温2400℃左右。2005-2007年山西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9.7kg,比对照种农大108增产11.2%。
- 相关文献
[1]国审玉米新品种中地88的选育及创新思考. 安伟,樊智翔,徐澜,车丽,韩志玲,仇鹏. 2018
[2]青贮玉米品种大丰青贮1号的选育. 钮笑晓. 2013
[3]玉米新品种天育101的选育. 刘江,王长彪,赵兴华,韩斌,刘军,张茂盛,王彦君. 2018
[4]高油大豆汾豆60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张小虎,曹雄,张振晓. 2011
[5]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晋太114的选育. 张立生,温辉芹,程天灵,裴自友,李雪,朱玫,李锐,郭明慧. 2017
[6]大穗型玉米新品种晋单48号. 贾志森,智建奇,贾春花. 2005
[7]高产优质早熟水稻品种晋稻13号的选育. 梅青,王广元,李广信,于晓慧,王国鹏. 2015
[8]优质丰产强筋小麦新品种临汾138的选育. 史民芳,行翠平,韩东翠,安林利,丁国庆. 2004
[9]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晋稻11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王广元,于晓慧,李广信,梅青,王国鹏. 2011
[10]大豆新品种汾豆5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任冬莲,朱倩,马俊奎,任小俊,刘学义. 2009
[11]‘晋牧1号’高丹草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研究. 平俊爱,张福耀,杜志宏,吕鑫,李慧明. 2015
[12]强筋小麦新品种临优145的选育与利用. 闫翠萍,张定一,姬虎太,张建华. 2005
[13]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大正二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徐劲松,徐青松. 2014
[14]抗旱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晋麦97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樊立强,刘新月,裴磊,牛惠平. 2015
[15]抗旱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晋麦97号选育及其特征分析. 刘新月,裴磊,卫云宗,张正斌,董聪. 2016
[16]谷子新品种晋谷31例选育. 朱玉,鲁喜荣. 2003
[17]冬小麦品种临汾8050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史民芳,安林利,行翠平,韩东翠,丁国庆. 2011
[18]黍子新品种晋黍5号品种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李海,谷茂. 2002
[19]玉米新品种晋单72号的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 王文彦. 2016
[20]玉米新品种大丰2号的选育. 钮笑晓,张志慧,郭国亮,李培良,赵建峰,宋永文.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阳高县旱地绿豆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张旭丽;李洪
关键词:绿豆;高产;栽培技术;旱地;山西阳高
-
谷子丙酮酸磷酸双激酶基因(SiPPDK1)对非生物逆境的响应
作者:杜艳伟;王高鸿;李颜方;赵根有;阎晓光;王振华;王玉文;余爱丽;赵晋锋
关键词:谷子;丙酮酸磷酸双激酶;非生物逆境;基因表达
-
春谷登记品种农艺性状、品质和产量的综合评价
作者:李志华;穆婷婷;李爱军
关键词:谷子;产量;农艺性状;品质
-
不同来源高粱品系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张海燕;史红梅;周福平;杨彬;李爱军
关键词:高粱;农艺性状;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
-
玉米自交系与杂交种苗期根和叶的相关关系分析
作者:郑向阳;李会霞;田岗;刘鑫;王国平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杂交种;苗期;根叶关系
-
高寒区地膜覆盖育苗移栽技术对鲜食玉米生长及鲜穗产量的影响
作者:王彧超;李洪;王瑞军;郗小倩
关键词:鲜食玉米;地膜覆盖;育苗移栽;生长产量影响
-
浅施肥、深覆土、“四省一高”海南玉米栽培技术
作者:郑植尹;郑向阳
关键词:玉米;海南;栽培技术




